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商业计划书 > 项目快讯 > “十二五”期间安徽电网投资726亿元发展建设

“十二五”期间安徽电网投资726亿元发展建设

商业计划书网  2016-01-21  浏览:

  1月21日,媒体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获悉,“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电网建设投资累计完成726亿元。其中,农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201亿元,建成16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84个电气化乡镇和3046个电气化村,有力保障了全省新农村建设。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4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8.8%,人均年用电量从2010年的1810千瓦时提升到2015年的2696千瓦时,增长了近50%。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国网安徽电力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建成投运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新扩建12座500千伏变电站,全省主干电网形成“1+3”(皖电东送特高压输电通道和东、中、西三组500千伏通道)输电格局,基本建成以1000千伏和500千伏线路为骨干、220千伏线路覆盖全省的坚强电网。


  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电网拥有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744座,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输电线路3.79万千米,变电容量和线路长度分别是2010年的1.7倍、1.4倍,跨省输电能力增长75%。220千伏电网分成6个片区运行,户均配变容量比“十一五”提高了67%,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全省并网新能源容量达到272万千瓦,是2010年的17.4倍,风电和光伏发电实现零的突破。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落实,累计节约电量23.4亿千瓦时。光伏扶贫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并网项目达到3.74万千瓦。一大批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成投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电网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国网安徽电力将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统筹规划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持续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建成淮南—南京—上海、驻马店—淮南、武汉—安庆—皖南、安庆—浙中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三进三出”特高压枢纽电网,成为华东区域承接外来电力的“桥头堡”。同时将进一步优化500千伏骨干网架,形成“五纵四横两平台”骨干网架,16个地市形成独立的220千伏主干网结构,实现城市500千伏站点、县城220千伏站点全覆盖,基本实现乡镇35千伏及以上站点全覆盖。此外,将加大配网投资力度,加快实施第二轮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

 

 

 

中国商业计划书网相关研究成果《电网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