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创业者为何失败:43%因模式问题 21%是团队打架

创业者为何失败:43%因模式问题 21%是团队打架

商业计划书网  2016-05-06  浏览:

  在研究创业者为何失败时,简单将理由分为六大类。(注:因为取样的问题,这里的大部分创业者从事新兴行业,所以可能会有取样偏差)


  模式问题,占43%。各种主打市梦率的创业公司,在新经济的大旗下,尝试各种颠覆一切的新模式,从电商到移动互联网,从O2O到企业端服务。但是随着市场风云变幻,概念或模式往往会迅速由香转臭。随着泡沫的破灭,这些企业会迅速因为融不到钱而倒闭或泯然于人群之中。


  运营问题,占23%。在模式清晰或者找准赛道的情况下,创业企业往往也会因为跑得不够快或者竞争太激烈或者自身太失败等多种情况,运营不下去而彻底失败。


  团队打架,占21%。如果以上两条都在天灾的话,团队打架是绝对的人祸,而人祸往往比天灾更可怕。


  股东出手,占7%。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而当股东想强势介入的时候,几乎就可以直接宣布创业企业的终止。


  家庭原因,占4%。“世上只有妈妈好……”


  政策问题,占2%。你懂的,不解释了。


  失意英雄落何处


  第一部分是探讨创业者失败后的去处。首先是定义,“创业者”严格指公司最核心的一到两号人物;“失败”可理解为公司退出失败(至少是让天使投资人有10倍的回报),以及创业者在公司退出成功之前离开。其次将去处划分为三大通路:继续创业、打工和投资。这里不考虑休息这条通路,因为几乎没有人选择直接退休或者去养老。


  由上图可以发现,在创业失败后的第一步,41%的创业者会选择继续创业;40%的会选择去打工而安稳一阵;19%的会凭借创业这段经历,晋级为投资人。看起来创业失败后,打工和继续创业是一个区别不大的选择。


  然而再多看一步,就会发现其中的蹊跷。


  40%在第一步选择去打工的创业者,在短暂调整后,会有13%绝对数的创业者选择继续创业,3%绝对数的创业者会接下来去做投资,从而只有24%的失败创业者在当下老老实实打工。


  在失败后直接选择创业的人一开始只有41%,但是通过做投资和打工短暂调整后,又有14%的创业者接着再创业,将比例提升到55%。


  在当前的稳态(用红色数字标出):继续创业的人提升到55%,打工的人大幅降低到24%,投资的人基本持平在21%。


  考虑到创业失败的概率极高以及一旦开始投资后流出概率极低(5.6%=1%/21%),大部分人都会以投资作为终点。


  如果连续动态得观测这些创业者的变化,结果如下图,这是一个马可夫链的问题。为了不掉粉,就不列出来转换矩阵以及更改下图的数字了。


  英雄如何疗伤


  任何一次创业失败后,创业者在心理上、在身体上、在社会关系上、在家庭关系上以及在个人财富上都会遭受一次或重或轻的创伤,都需要一段或短或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因此短暂的打工,往往是最佳选择,修复伤口同时积累资源。甚至有基金搞出了EIR ( Entrepreneur In Resident),这简直就是为失败创业者提供的专属“病床”。国内提供EIR的基金包括:真格、经纬等,傅胜就是EIR疗伤成功后放出的“猎豹”。


  短暂的休整之后,往往又重新开始战斗,而在此选择战斗往往还是奔赴创业的最前线。这种戒不掉的癌,第一是来自不服气,眼睁睁看见原来一起撒尿和泥的朋友起高楼,而自己距离成功也曾如此接近,再来一次肯定会赢,或多或少会有赌徒心态。要是在深圳的创业圈呆呆,很快就能听到有人和你讲述当年和马化腾在一层楼或者一条街创业的故事。第二是来自拴不住,再大的草原也圈不住这些创业过的野马再次奔腾的心,创业过的人很难再次接受大公司里面惯有的官僚文化、颐指气使以及大象漫步。第三是来自于“恶劣”的外因,有过创业经验的人,无论是成败与否,在如今的资产荒中都是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威逼利诱都会让他们出来再试一把。


  而只有当创业疲了累了,他们往往才会选择投资作为终结状态,天使或者VC投资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职业,或许这也算一种癌的治愈。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要继续。无论是选择打工,还是投资,还是继续创业,他们都是孤胆英雄。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