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93后江科大校友讲创业故事 今年打造“镇江圈”APP

93后江科大校友讲创业故事 今年打造“镇江圈”APP

商业计划书网  2016-01-21  浏览:

  近日,江科大校友杜学明在“江苏科技大学新媒体”上发了一篇《这个93后江科大校友,叙说着一段成功的创业故事》在微信上热传。2016年,新年伊始,曾经在大四就创立镇江吃喝玩乐资讯有限公司并在当年底就达到日访问量过万记录,用两年时间打造成镇江本土生活化服务第一微信平台的江科大计算机专业的杜学明离开了吃喝玩乐在镇江的经营(保留股份),开始了镇江圈APP新项目的创业。2016年1月,杜学明花了30万买了台凯迪拉克ATS-L,他说:“不因为别的,可能因为品牌的魅力,也可能因为这款车那句致青年人的标语:从心而为,坚持自我,释放热情,实现风格。”


  在不断迷茫中思考前行


  出生于1993年的杜学明,2011年从扬州到镇江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读大学。大一的时候,杜学明拼命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生会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专业名列前茅,学生会工作表现优秀。


  大一结束后,杜学明觉得有些迷茫,觉得成绩和表现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到了大二,杜学明从学生会文艺部的普通干事,做到了外联部的副部长,从那时起,谈判、客户、赞助、活动、费用、合同、方案等等贯穿了整个大二,也让杜学明有了从商的萌芽。一学年下来,杜学明发现,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却做起了销售工作。再三犹豫之后,他在大二暑假去了杭州,培训学习专业知识,2个月下来,杜学明觉得自己真的不是做计算机专业的料,不适合这个行业,于是彻底打消了走专业路线的念头。


  在确定不走专业路线之后的杜学明,反而清晰了很多,专心做着学生会的工作,从外联部副部长竞选上了学生会副主席。与此同时,由于懂点计算机知识,也懂点市场需求,于是开创了吃喝玩乐在镇江公众平台。在学生会主席团工作的日子,杜学明一边忙着吃喝玩乐在镇江的前期推广,另一边也忙着学生会大小事务、班长事务、学习,同时他还忙着迷茫思考。2个月后,杜学明辞掉了学生会副主席一职,他说他不太喜欢那种氛围。辞掉学生会副主席那一天,杜学明说:“突然感觉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第一次艰难的创业之旅


  大三上学期,杜学明基本修满所有学分,“那时的我,就很任性的抛弃了学业,放下了学生会,开始了我的人生中的第一次为止的创业旅途。”第一次创业旅途,杜学明和好兄弟一起,两个非镇江人,白天穿梭在镇江的大街小巷,早晨和晚上忙着在校园里张贴宣传海报。为了养着这个吃喝玩乐在镇江平台,生活费贴过,旅游兼职也做过,音乐节摆地摊也干过,只为雇2个文笔好点的编辑,就这样,认准了这个方向,就坚持着往下走,“其实说好听点是坚持,说难听点就是死扛着。”回首第一次创业,杜学明深感“创业维艰”。


  吃喝玩乐在镇江,谈业务,约客户,哪儿好吃,哪儿好玩,写文章……杜学明清楚地记得当初与客户约谈合作的事情,之前约谈的价格是8000元,与客户一起吃饭,敬酒讨价还价,当时心理底价是6000元,但是客户非要3000元,你来我往,三个人硬是喝了8瓶红酒,回想当初酒醒后大拇指关节内残留的玻璃渣、满手鲜血,杜学明至今觉得后怕,好在坚持到了最后,那笔单子,最终还是以6000成交。


  杜学明说:“在我大四的这一年里,90%的精力都放在了‘吃喝玩乐在镇江’上面,组建团队,成立公司,培养团队。那时候,由于只懂技术和业务,不懂得管理和经营。于是开始了管理和经营相关书籍的研究学习。”如何经营管理一个公司,杜学明一直觉得很难,第一难:招人难,社会人士很难招聘,毕竟这只是个大学生的小小创业项目,应聘者不会选择,所以,只能从身边的大学生朋友找起;第二难:业务难,业务决定公司命脉,也是稳定人心的基础,一帮90后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做业务员,可以想象吃过多少闭门羹。


  在经营团队和带领平台往前走的过程中,杜学明坚信一点:方向绝对是正确的。“很多事,很多问题,他们迷茫了,没事,我扛着,我顶着,虽然很多时候我也不知该如何对待,但是我必须要解决,当然也都解决了。”


  后来,吃喝玩乐在镇江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今天增加个几个粉丝、这篇文章阅读量有没有提高、一个标题换上十几遍、这家店到底要不要推荐、客户稿子来回修改十几遍、这个星期又没有商业头条……”问题不断涌现,不断解决,2015年6月份,吃喝玩乐在镇江迎来了第一笔投资:10万元。这10万元对于那时的杜学明和团队来说,简直天文数字,真是“雪中送炭”。有了10万元后,杜学明和团队有了底气,开始了团队扩张,从最初的4个人,扩张到了9个人,到现在的10人团队,5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如今的“吃喝玩乐在镇江”日访问量达到5万,已然成为镇江吃喝玩乐第一微信平台。


  又一次创业向前冲


  回首过往,杜学明得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但是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他说:“如果有人要问我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我会坚定的告诉他,支持!成不成功不重要,最起码,在创业的道路上,会激发你去寻找你想要的,会激发你去寻找自己的定位,会促使你了解更多的自己。但是,我还会加一句告诉他,虽然支持你创业,但是要勇于输得起!”


  2年多的“吃喝玩乐在镇江”的创业,让这个项目成为了百万级的项目,很多人认可了“吃喝玩乐在镇江”,也认可了杜学明,成为拥趸。有很多人说,这个项目太小,镇江太小,和我一起来做个上亿的项目吧。在杜学明看来,井外的世界很美,但是他们还不够格,只有先做到了10万,才敢说做50万、100万,当做到了100万,才敢说做500万。杜学明说:“稳中求进的态度,可能让我们错失很多机会,但是这就是选择。”


  如今,杜学明觉得,“吃喝玩乐在镇江”的项目体量有点小,他想做得更大点。2016年新年刚刚开始,杜学明就带着“吃喝玩乐在镇江”原班人马隆重打造“镇江圈”,杜学明介绍,这是镇江人的生活圈,年轻人更喜欢的APP,项目主要针对85后年龄的人群,做本地综合生活娱乐的平台,基于用户的兴趣,做美食、娱乐、生活、 活动、服务等本地社群。杜学明希望把这个平台做成年轻人基于兴趣爱好的生活化平台,镇江年轻人的手机端,生活的入口,希望在未来2-3年,做到500万以上的体量。杜学明说:“梦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杜学明表示,2年多的创业历程,经历了许多,思考了许多,决定了许多,错误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无论以后风雨多大,都将和团队一起,坚持走下去。2016继续拼搏,因为年轻,因为不甘,因为渴望,也因为是男人!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