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哈哈农场樊伟:90后小伙建屋顶农场菜园

哈哈农场樊伟:90后小伙建屋顶农场菜园

商业计划书网  2016-01-13  浏览:

  樊伟,哈哈农场的创始人,是一位90后创业者。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他,毕业后去了BAT中的腾讯,工作一年半之后,他毅然选择辞职创业。虽然从事的是一直不被大众所看好的农业,虽然创业历程异常艰辛,但走到现在,哈哈农场已初具规模,有了40人的创业团队,有了专业的营销模式,也有了天使投资人的支持。不再是腾讯的产品经理,但他却成为了哈哈农场的农场主,而“”让人人都是农场主“也正是他创业的理念所在。


  倔强小子的农业绿色梦


  1990年出生的樊伟,201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应聘到腾讯公司做产品经理,年薪20万。忙碌工作之余,他内心一直有一个创业梦想。2013年2月,樊伟毅然辞去了腾讯的高薪工作,和亲友凑了30万元,在深圳做阳台种菜盆的代理。但最初生意却不好,购买的人寥寥无几。经过一番详细的市场调研之后,樊伟发现,生态农业行业的思维模式偏传统,没有做得很好的公司,更缺乏爆发式增长的商业模式。


  尽管做代理项目最终赔光了所有钱,但樊伟却没放弃都市农业这一方向。一天周末,他骑车无意间来到乡下一处菜园,满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此时他的内心里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平静的力量。正好一位好友打来了电话,向他推荐看看《舌尖上的中国II》走红的屋顶菜园。樊伟看罢之后,有了一个大胆念头,他要将这种屋顶菜园由想象搬到现实,要在钢筋水泥中收获绿色。在他看来,不少城市家庭都希望能拥有一片自家的菜园,而当下城市雾霾严重,需要大量绿化,全国多地已经出台屋顶绿化补贴制度,其中北京补贴为100-150元/平方米,武汉也从2006年开始推广屋顶绿化。屋顶农场正是两者结合之下的无限商机。


  为了一个合适的屋顶 樊伟曾偷偷摸进商场经理办公室


  屋顶种菜先要有屋顶,可哪个屋顶才能成为自己的菜地呢?心怀创业梦想的樊伟不断地寻找,洽谈,终于与一家商业中心达成意向。按照约定,今天就要签合同了。樊伟显得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


  樊伟:跑了十次是吧,就算把他女儿娶回来也应该嫁了吧。


  樊伟不无自豪地说,为了说服这家商业中心同意在屋顶种菜,自己还真是想了不少办法,如果能签下这个合同,就算再辛苦,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樊伟:这是我们在武汉跑的十家,最好的一块。


  然而,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本来都已经约好的事情,又变了。


  提示音: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


 
  经历过许多次类似的情况后,现在的樊伟淡定了很多。2014年初,樊伟开始推广他屋顶种菜的梦想。在他看来,武汉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约有173平方公里是屋顶,即便仅有10%的屋顶能够成为菜园,也能种出上百亿元的产值。闭上眼,这些美好的前景总能让他充满信心;但一睁开眼,他就要每天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


  樊伟:第一个找不到人,直接在前台就被拒绝了,摸到他们经理办公室里面去,当时直接就不想谈,因为他们这种行业呢,就比较传统,可能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落后,尤其在武汉这个地方,是一个经济也不算很发达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更难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拒绝,拜访,再拒绝,再拜访,这是樊伟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但这样的重复,也让他的菜园子一点点扩大了。


  在他的坚持下,这家商业中心的负责人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樊伟在屋顶种菜。

  樊伟非常开心,也很看重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曾经的拒绝与失落也烟消云散。刚签完合同,他便带着园艺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外一个用户那里。


  武汉的这家月子会所是樊伟屋顶种菜的第一个用户,现在菜园种了一个月,终于出苗了。但由于此刻正值冬天,菜苗生长慢,这家用户希望能尽快出菜、食用。


  这家月子公司的负责人说,对于能不能在屋顶种好菜没有多大把握,不过屋顶种菜对于自己这样的商业机构来说是一种宣传。因为新鲜蔬菜的概念对不少新妈妈们都很有吸引力。


  月子公司负责人:一个可以带来家的这种感觉,就是说健康然后的话吃起来的话就像小时候的那种感觉。


  此外,樊伟的屋顶菜园也被一些学校看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校方很愿意让樊伟的团队在学校的屋顶给学生们传授农业种植知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劳动的能力。


  百折不挠的毅力让屋顶菜园被人们熟知


  2013年10月,樊伟在深圳创办了“哈哈农场”。对于一个初创者和门外汉来说,一切都需要从头摸索和不断探究。樊伟开始积极地寻找顾客。功夫不负有心人,“哈哈农场”接到的第一单,是为深圳一所小学建一块40平方米的屋顶农场,这让樊伟和团队坚定了从业信心。随后,他们又接到一家私人住宅的4万元订单。


  可是好景不长,在开业好几个月时间里接到的订单屈指可数,新的问题又摆到了他面前:造价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受众定位也不太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困境,樊伟只好回到武汉寻找破题良方。


  他的创业导师团成员魏晓明却鼓励他坚定信心,魏老师说:“屋顶菜园一定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一些发达国家的绿化面积达到100%,而中国才刚刚起步,因此你要抓住时机。”在魏老师的帮助下,他很快研制出一种新型塑料箱容器,比之前的价格降低一半。魏老师建议:哈哈农场可尝试小规模起步,做出样本工程,再争取项目扶持资金,有一定盈利后再滚动发展;再有,“哈哈农场”宜开展业务一体化服务,即提供屋顶农场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克服容易被人模仿的弊病。


  2014年6月,樊伟在武汉成立“哈哈农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然而,创业比他想象中的要复杂无数倍,面临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成立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但很快机会来了,2014年7月26日,他参加了武汉2014年创业“青铜汇”路演,舞台上他信心满怀讲出了“屋顶菜园”的绿色创业梦,新颖的创业项目最终获得了50万元的投资。


  有了资金投入后,他和团队成员开始对屋顶菜园进行多次研究,从种子、肥料、菜苗的选用,再到培养菜苗,设施的完善,连种菜的箱子都是反复改良过的,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细节反复打磨,比如箱子到地面有多高,这样既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植物生长的好。


  在推销屋顶菜园的时候,樊伟充分运用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樊伟研发出了“哈哈农场APP”,2014年11月,哈哈农场在Apple Store上架同名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樊伟提出了“傻瓜也能种菜了”的梦想。在这款手机应用里,用户可以在“发现”频道看到阳台种菜方面的种植知识,如工具、容器的选择等,也可以在“菜园”频道里添加自己所种的菜品,根据提醒卡片的指示,学习浸种、浇水、防病、播种等。如果实在不会种菜,还可以到样板农场学习种植。整个种植过程经过大量优化,让从未种过菜的人也能轻易上手。


  屋顶种菜先要有屋顶,可是武汉哪个屋顶才能成为自己的菜地呢?在他看来,武汉863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至少有173平方公里为屋顶(以20%推算),即便仅有10%的屋顶成为菜园,也能种出上百亿元的大市场。闭上眼这些美好的前景让他充满信心,但一睁开眼他就要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可是他不甘心,无数次的失败经历反而激发起了他昂扬的斗志,他决心一定要成功。于是被拒绝,拜访,再被拒绝,再拜访,这是樊伟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屋顶菜园终于出现了转机。


  一天,樊伟的手机突然响了,等他接听之后,才知是武汉某月子中心负责人打来的,原来负责人在电视里看到屋顶菜园的有关报道,这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屋顶种菜对他们中心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宣传,亲手栽种新鲜蔬菜的概念对不少新妈妈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除了能带来很温馨的家的感觉,还能吃到和小时候一样新鲜的蔬菜,而这成了樊伟公司第一笔生意。


  紧接着好事接踵而至,2014年12月份的一天,之前拒绝他的那家商业中心负责人终于被他诚意所打动,同意樊伟在商业中心屋顶上种菜园。


  作为创业者,樊伟对“用户就是上帝”这句话有着比普通人更深的理解。只要用户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用最快速度赶到。一次,武汉这家月子中心的屋顶菜园种了一个月已经出苗了,但由于正是冬天,菜苗生长慢,月子中心希望尽快出菜使用。樊伟便提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搭钢架棚,二是搭简易棚。最终通过反复考虑,月子中心选择了搭造简易棚。对于当初在屋顶建菜园,这家用户的负责人说,当时并没有多大把握。但是樊伟通过实践证明,选择屋顶上种菜是没错的。现在这家月子中心因为有了屋顶菜园吸引了不少的准妈妈,并且带来了经济效益。


  此外,樊伟的屋顶菜园被武汉某中学、小学等学校所看重,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校方很愿意让樊伟的团队在学校屋顶给学生传授农业种植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


  随着屋顶菜园良好声誉的传播,“哈哈农场”的样板房里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前来参观的人们,水灵灵无公害的蔬菜,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爱不释手。


  屋顶菜园:“傻瓜”也能种菜


  在推销屋顶种菜的时候,樊伟意识到,很多人其实对于如何种好菜是完全陌生的。为了把种菜变得更简单,樊伟的团队已经在反复调试团队研发的手机app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樊伟要实现他提出的傻瓜也能种菜的梦想。


  樊伟:主要是一方面教大家种菜,第二个是能让一些菜友们来交流。也就是比如您拿到我们种植箱,你通过APP已经学会怎么种菜,非常简单,非常傻瓜化。


  樊伟说,他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他不仅会在武汉,甚至在全国的屋顶,都能看到自己的菜园。他要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前行,一步步去靠近梦想。


    屋顶菜园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尽管靠着樊伟和团队努力赢得了不少单位和顾客的青睐,但“哈哈农场”屋顶菜园在未来还要走一段很长很艰难的道路。


  因为除了市场供应问题,国内城市形态也制约着屋顶种菜的发展。例如有的小区楼顶几乎都是不开放的。针对上述情况,樊伟也考虑过利用公司力量进入小区,在楼顶建立菜园进行租赁。但他发现,成熟小区的公共绿化地如果直接改造成菜园,会引起争议,而在小区楼顶种菜,则存在着封闭性和安全问题。


  所以综合考虑,樊伟和团队在多次讨论之后打算筹备武汉第一家实体店,新开张的实体店搭建阳台展示区,让消费者拥有更直观的体验,实体店在2015年5月开放迎客。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家庭,他们运用“采摘+种植”的商业模式吸引家庭式消费。比如:在哈哈农场里,两个家庭可共同领养一个植物;还经常举办绿色食品DIY、亲子活动、偷菜活动等。这样顾客玩得开心,在对农业种植业产生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尽管创业的每一步走得都异常艰难,但樊伟决心一定要把“哈哈农场”打造成全国最好的农场。他说:“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不管在武汉甚至是全国,都能看见自己的菜园,我要带着团队前行,一步步地迈向梦想。希望以后城市的楼顶上都会种满植物,都市人都可以回归大自然,大都市中不只看到钢铁建筑,也可以看到鸟语花香”。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