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7次创业老兵:从ZAKER到U糖 要为天下父母做点事

7次创业老兵:从ZAKER到U糖 要为天下父母做点事

商业计划书网  2015-12-25  浏览:

  众所周知,移动医疗市场未来是一个大蛋糕,众多资本和公司都会加入这个新的战场,刚开始是一片蓝海,之后变成一片红海,最后将会成为一片血海,竞争激烈,实属正常现象。然而就在2014年,这片大海里出现了一条名叫U糖的船。在说U糖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它背后这个扎根在上海的福建人陈潇枫。


  兜兜转转,回归初心


  算一算,这已经是陈潇枫第7次创业了。这个创业老兵获得美国森坦那瑞大学 MBA后,为了有一份工作在95年进入医疗行业,销售一些医院需要的医疗器械。但由于中国在医疗这一块不是很规范,医疗器械也比较缺失,所以96年他开始自己创办医疗器械公司,并代理国外的一些品牌。直到到2000年,陈潇枫觉得医疗不太好玩,发现互联网好像蛮新鲜的,于是一脚跨入了互联网圈子。


  “没想到互联网是一个无底洞,进来容易,想出去就难了。”陈潇枫向猎云调侃道。


  进入互联网后,陈潇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厦门做了中国第一个医疗在线平台(cmo.cc),为病人提供在线问卷式诊断。那时还没有QQ的存在,马化腾做了一个OICQ,陈潇枫就带领团队做了一个叫MICQ的即时通讯工具,让医患在线进行交互,打了轻问诊的牌。


  当时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环境还比较糟糕,模式太新,用户习惯又没有培养出来。公司总部设在厦门,创业这股子劲风还没有吹暖这座城市,于是项目在一年多之后被关闭了。


  2004年,陈潇枫在广州创办了电子杂志VIKA,公司于2006年底被新浪收购。07年他又在广州创办读览天下,做数字发行。公司于09年推出ZAKER,11年陈潇枫再次离开。


  之后一年,他来到上海,做了一个图片社区的项目。在13年,他又回到移动医疗,先推出U医U药,消费者可以通过这款手机软件在线下单,O2O购买OTC药品,并签约近千家药房。后将产品转让给其股东九州通和好药师,改名叫药急送。在14年初陈潇枫带领团队推出了U糖,5月8号发布了2.0版本,12.18发布3.0版本,并将于明年的1月1号在北京发布4.0版本。


  这个创业老兵从医疗起家,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老本行,那究竟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回归呢ς


  陈潇枫告诉猎云,医疗其实是一个很泛的领域,而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的疾病,不可治愈。它需要硬件不断地采集相关数据,最终形成硬件+软件的闭环。慢性病管理在移动医疗领域未来的生态链也是很长的,特别是在糖尿病方面。糖尿病会有很多的并发症,通过管理慢性病和并发症可以延伸到更多健康管理服务。


  而且在中国,慢性病管理这一块是非常薄弱的,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面对不断增长的患者人数以及他们长期的黏性需求,U糖选择从慢性病切入,并以ubiquitous的u代表没有边界,无处不在的医疗,来为自己的产品命名。


  “硬件+软件+服务”的组合打法


  U糖作为一个慢病的远程托管服务平台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子,打了一套智能硬件(血糖仪、血压计、尿检仪和体脂称等)+软件+三师(医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服务的组合拳。


  用户使用智能硬件采集上传自己的健康数据,通过U糖BOX接收并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换算和分析,再通过U糖健康App将反馈报告推送给用户。此次4.0版本,U糖BOX抛弃了蓝牙这种传统连接方式的距离束缚,而用zigbee代替,在覆盖率和精准度方面都会有一个提高。


  U糖通过远程慢病托管中心进行监测,如监测到用户数据出现异常,U糖的健康远程监控中心会让三师团队进行干预及指导。如无法联系到患者,监控中心会立刻联络紧急联络人,并与患者的本地医生、医院进行三方通话。


  其实U糖的使用者和购买者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子女购买给自己的父母使用。老年人不会使用App,所以通过智能硬件采集的信息都会推送到子女的手机上。这样子女就能知道父母的身体情况,加强了两者的联系与羁绊。


  现在子女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有时候机会忽略跟父母的互动以及对他们的照看,但孩子没有空关心父母的健康并不代表孩子不关心,照看父母这件事,就由U糖来做。


  用户通过日常数据上传,将可以得到一个基于科学测算模型而推出的预测结果。此外三师团队也会根据采集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他们临床的经验,给出运动上,饮食上,用药上的一些建议,进行远程控糖。


  U糖希望能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调整,将用户的血压血糖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健康这件事情懒人是没有办法做好的。自己管自己,大多时候下不了狠心,所以每个在线上购买服务的用户都会匹配一个在线家庭医生,通过线下体验中心进来的用户,也有自己所属的家庭医生。这样就让用户的不自觉得到监控,也解决了患者的院外管控问题。医生还可以看到所属患者的个性档案,以往的病例、数据以及分析曲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医疗还是要落地,没有效果就没有服务


  陈潇枫告诉猎云,作为典型的慢性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后期的并发症。但是陈潇枫也发现,人们对如何控制糖尿病做得并不好。很多老年人会有误区,认为糖尿病就应该不吃糖、米和面,这样显然是不科学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U糖选择定期在社区开展线下活动,做真正落地的医疗。让用户接受正确的理念和指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移动医疗不落地就是在耍流氓,陈潇枫说道。


  与别的产品不一样的是,U糖的线下管理体验中心的服务选择从一线城市的周边开始打起,到年底将覆盖20多个城市。


  之后U糖会主打家庭空间,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个全面的布局。在硬件产品这个方面,也要在功能上做加法,在体积上做减法。


  然而在慢性病这个领域,对用户真正重要的还是服务。服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用户会在这个过程中对管理服务产生依赖性。陈潇枫认为,其实慢性病管理的痛点就是用户对你的服务是否有依赖感,你的健康服务是否有价值,通俗的说就是能不能为用户产生价值。


  U糖通过用量化标准对用户的自我健康进行管理。比如说血糖,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合理用药或心理健康疏导等帮助用户实现自我健康的科学管理,通过量化来对用户提供更多的支持,让用户对U糖的整个健康管理有一个可靠的依赖。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陈潇枫一直提到服务。U糖在硬件、软件以及专业的医疗服务方面都进行了优化。比如说在硬件方面,降低门槛,不需要繁琐的操作,即使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软件方面,符合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通过软件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态;在远程健康服务方面,保持及时、有效、专业的努力方向。现在产品收取1200一年的服务费,硬件全送。


  但随着服务患者的数量的增加,在未来的整个服务体系上,能不能跟得上节奏,能不能实时的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团队需要面临的问题,此时执行力就显得很重要。团队建设方面也是一个大的制约因素,或许还有更多的因素还有待发现。


  这次,要认准一条路走到黑


  在陈潇枫的整个人生经历中,创业或许是冥冥中要去做的一件事情。他并没有刻意去转型,而是“因在努力,果在随缘”,努力就好,结果顺其自然。


  在创业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过,也有自己的收获和成绩。陈潇枫想告诉创业路上同行的伙伴:“认准一条路,努力走到底就行,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机会,重要的是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人生的起起落落是很正常的。坚持去完成你认定的事情,多去学习,多去了解,冲劲固然重要,但也要去多了解一些其他创业者的思路和想法,多向其他创业者学习经验。”


  这位创业老兵他说自己就是只打不死的小强,活着就是要折腾,就是要让自己更有价值。在问到还会不会有新的一个跨越性的创业和转型时,他说这一次他要回归医疗,认准一条路走到底了。以后还会继续围绕着移动医疗方面做得更透,更深,把服务做得更有价值。也希望他的创业经历能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点小小的启发。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