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创业者反思:员工不能靠哄 创始人需有绝对话语权

创业者反思:员工不能靠哄 创始人需有绝对话语权

商业计划书网  2015-12-21  浏览:

  安逸永远是最危险的信号,对于创业者而言更是如此。靠着行业早期市场红利创办的企业,享受了安逸,但稍不留心就会迷失方向,痛失核心竞争力,最终在市场重新洗牌中被残酷抛弃。


  本文主角高志海大致经历了上述起伏,他创办的育萌国际早教中心曾是石家庄裕华区内少有的早教机构,但仅一年后却在市场竞争冲击下摇摇欲坠。“只有第一年盈利,后面两年基本不盈利了。”高志海说。


  育萌国际早教中心主要做三岁以下儿童的“全脑开发”教育。高志海先与社区和幼儿园合作建立教学点,树立口碑,之后试图以旗舰店连带加盟的模式规模化发展。但好梦不长,随着大量早教机构涌现,育萌的生存状态也急转直下。


  “我们的项目没有什么太多的特色,其他早教机构跟我们做的也都差不多,其实说到底还是当时对行业了解肤浅。”但因为股权均分,急需转型的育萌团队难以达成一致,并因为意见不和,导致一起“抢生源”事件发生,其恶劣影响难以收场。


  面对同质化的竞争,育萌早教开始扩充品类,开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公司体量增长速度,在高志海眼中,多添一项课程就多一项收入。但最后导致业务“浮肿”,几经挣扎后还是宣告失败。在同质化海洋里,育萌早教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渐行渐远。


  2015年6月,高志海开启新项目“第六人”,做线下推广人员交易电商平台。他希望过去的失败经验能够指引他继续前行。


  以下为原育萌早教创始人,现“第六人”创始人高志海的口述,经i黑马整理:


  初始:受“不安分”的父亲影响,放弃大学工作,创立早教中心


  小时候我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我父亲有生意头脑,是一个不安分的承德农民,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他既开过织袜厂,也做过农产品、VCD、饲料和汽修配件的买卖。到90年代我们家就是村子里的万元户,我们哥仨的上学费用都是父亲赚来的。


  他说过一句话,叫“好汉子不赚有数的钱”,当时我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后来明白是教导我们不单拿固定收益,还要勇于去开拓疆土,从不稳定的领域收获。另外一句话对我影响也很大,就是看准一件事就开始做,所以我就一直想着要做自己的事业,没有断过这个念头。


  上完大学后,我在河北师范大学(位于石家庄)工作了5年。平常我们闲暇的时间比较多,特别是寒暑假期间。我就开了一个100平米左右的服装店,从批发市场进货,让人帮着打理,自己有时也会到外面代一些法律课(法律专业出身)。但之后个人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几乎没有什么人来买东西,加上房租上涨越来越快,很快就做不下去了。2010年末,我正式离职创业。


  那个时候我对早教方面做了一些了解。首先是孩子妈妈的钱比较好挣;其次是当时的早教中心很火;最后是国家很早就有表态支持早教。


  但是,那时候,石家庄本地的早教中心很少,只有金宝贝(全国连锁加盟模式)和美吉姆(美国早教品牌)两家。我当时觉得美吉姆很高端,装修豪华,想做美吉姆的加盟商,但它要求你手头有300万的活动资金(不算装修费用)。


  2011年中旬,我准备自己先做一个早教中心。早教项目成立之初,我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里总共住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北京、上海的各个早教中心都走访了一遍,包括看他们的课程、看模式、考察市场。


  之后我们又花了3个月的时间做准备工作。那时主要考虑的早教中心的选址问题。早教中心不能开在特别偏的地方,如果距离1公里以上家长就不太愿意把孩子放在我们这了。我们的选址还不错,在政府扶持力度很大的裕华区找了一个娱乐城,很多孩子在这里玩,人流量很大。我们就在那个地方找了一个近500平米的场地。


  那个时候,我们周边还没有什么竞争机构。2011年9月我们就在这个点正式开张了,而且很快就盈利了。到了年底的时候,我们也做了一个PC网站,并为这个机构取名叫育萌国际早教中心。


  2012年,我们开始进驻社区。国家之前有发出过相关文件,希望进行全民早教,裕华区的计生委也希望做这件事,我们就和计生委合作,让我们直接进入这个行政区内的所有小区进行推广招生活动,并且和社区幼儿园去合作。那时我们在一个省级示范小区里有一个教室,他们需要一个小孩玩乐的地方,就让我们免费这个教室进行运营,我们只花了一万多块装修了一下,平常只需要派老师过去就行。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可以开始扩张了,我的想法是先从网上旗舰店做起,然后采取加盟的模式向县、市下面拓展。但这个计划还没大范围实施,就已经面临困难。


  失败:股权均分导致创始团队不和 盲目扩张品类不成后只得转让


  2012年下半年开始,整个早教市场发生变化。许多幼儿园开始切入早教行业,很多不懂早教行业的人也参与进来,导致市场非常混乱。面对竞争加剧、市场洗牌和同质化问题,我们没有找准项目定位和核心竞争力,并且也没有盈利。


  那时,我们把这个年龄段应该开设的课程都做了出来,包括孩子全脑开发、早期教育,以及语言训练课程。在事后看来,虽然课程设置上我们做到了大而全,但没有抓住这个人群最细节的需求,去开发带有明显市场差异性的产品。


  因此,在面临市场竞争的时候,项目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但在尝试改革的时候,团队分歧比较大。我们有三个合伙人,股权平均分配,每个人占三分之一,没人能做主。这也是团队最大问题所在。因此在当时讨论改革的时候,每个人都各执其词,最后谁也没办法拿定主意。


  之后我和合伙人在业务上出现了分歧:那时周边有很多新的早教中心,离我们不是很远,他们会把孩子带来娱乐城做休闲玩乐的活动。在做这个活动时,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客源,还带来了一些参加活动的潜在用户。娱乐城的老板觉得这个活动也能给我们带来客源,所以他就跟我谈,问我能不能同意。


  当时我的理解是,同行抢生意这个事情迟早会面对,我们更应该把这件事当作一个更好的展示机会,这样就可以大范围展现自己的服务和自己的课程吸引力。所以我同意了娱乐城老板的提议。


  但我的合伙人认为这绝对不行,他觉得这是来抢生意的。结果,那位合伙人带着我们的老师,在他们做活动的当天在楼底下截留他们的家长,然后直接引到我们这里来。这样行为发生了两次,我们和娱乐城之间的关系也变差了。


  这件事带来的一个恶劣影响。石家庄就这么大,这件事就直接在同行还有孩子家长口中传开了。家长根本不了解是怎么回事,他们就觉得我们机构很“厉害”,老师会抢人,这样我们的生源就越来越少了。


  为了缓解生意不好的状况,我们开始增加课程。那时我们先增加了全托业务,1个孩子1个月1200元,专门帮忙带孩子。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幼儿音乐、语言表演这些品类的课程,公司体量在还没做大时,品类就铺开了。


  课程增加以后,教师数量也得跟着增加。我们教师最多的时候是16人,但长期雇佣会增加成本。所以我们到后面没有付固定工资,只是分给他们部分利润,我们也没有和他们签长期合约,上一次课分一次利。


  这样老师就成了短期工。有时约了上课时间,但老师临时有事需要调换,我们就得和家长商量重新安排时间;有些老师上了几个月之后不想做了,就又得换老师,这样频繁地换下去,家长也不愿意,他们更希望上课的老师是稳定的。我们为了留住老师,还频繁请他们吃饭哄着他们,自己为此耗费了太多精力。


  在品类铺开后,公司也没能扭亏,运营状况每况愈下,到了2013年年底,我们开始找买家转让项目,2014年初的时候正式转让了出去。算下来,总共亏损了40-50万。


  反思:创业不能贸然跟风,创始人需有绝对话语权


  1、项目选择:不能盲目跟风 抓住用户最细节的需求


  回头想想,其实当初在项目的选择上就存在问题,我们错以为早教是刚需。


  国家在2001年就号召普及全民早教,但早教没有幼儿园那样的强需求。在大众的眼中,孩子在0-3周岁不一定非要去上早教,但到了3周岁以后都要上幼儿园。起码现在来看,早教还没有到刚需的时候,整个早教市场太大,市场培育还需要很长时间,大众对于早教这个行业还没有专业化的认知。况且早教也可以被家庭教育取代,另外包括上门教育、月嫂上门、婴幼儿管理等都会对早教领域有所覆盖,甚至有些幼儿园也做了这个业务。


  现在整个早教市场其实还很疲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国内大部分的早教机构都在赔钱,关门的特别多。我们的项目转给别人后改了名字,但还是早教机构,仍然赔钱。


  所以我认为,选项目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跟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下,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进行判断,你的产品到底具不具备竞争优势。另外,如何从刚需产品中分离出弱需求,找到刚需点,哪怕在弱需求中找到强需求的点,都很关键。


  2、股权分配:别均分,会出事


  股权分配也很关键,合伙人之间的最大问题就出在这儿。1:1:1的股权分配使得团队在管理方面极易产生分歧,而且投票权、话语权得不到保障,当时我们就面临这个问题。公司盈利期情况还好一点,一旦公司生意不景气,一系列经营管理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即使当初大家口头承诺由我决策拍板,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决策分歧问题依然存在。现在我吸取了教训,新项目中我占股65%,拥有绝对话语权。


  3、人员管理:员工不能靠哄,人员管理制度需要完善


  为了保住上课的老师,我们花了太多的精力去哄他们。那时老师要提出辞职以后,最少拖一个多月才让他辞职。后来我发现这是错的,越是哄着他们,他们索要的就越多,一点不舒服就会辞职,后面也有非常多的老师这么做。


  之后我总结,越是难招人的时候,你对人员的选择就应该越迅速,将那些与你目标难以统一的人排除在外,留下那些愿意与你同仇敌忾,并且能力很强的人,同时还要要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激励手段和人员管理制度。


  当然要想招牛人,你必须耗费大量时间。我当时找到一个河北搜才网的技术总监,本来以为2-3个小时能谈妥,但想让他放弃高薪资过来,还是有些难度,我就想起雷军当时招人从下午谈到凌晨的场景,就试了一次。那次从下午5点谈到晚上11点,除了上厕所都在桌边没动,连员工聚会都放弃了。最后还是把他请了过来。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