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乔赢:借势莫言再炒“红高粱”,快餐狂人屡败屡战!

乔赢:借势莫言再炒“红高粱”,快餐狂人屡败屡战!

商业计划书网  2015-12-14  浏览:

  乔赢:借势莫言再炒“红高粱”,快餐狂人屡败屡战!


  1995年,红高粱创始人乔赢高调挑战麦当劳,让红高粱名声大噪。令人遗憾的是,他为了扩大版图,不惜铤而走险,以高息集资,结果红高粱破产,自己也锒铛入狱。出狱之后,乔赢没有消沉,而是积极筹措,试图东山再起。


  为了红高粱,多年来,乔赢卧薪尝胆。借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乔赢巧妙“借势”,让“红高粱烩面”再度红了一把……


  创立红高梁快餐,公然叫板麦当劳


  1961年3月,乔赢出生于河南许昌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4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指挥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教师,讲授经济学和哲学。


  上课时,乔赢喜欢运用鲜活的案例讲课。一天,他给同学讲麦当劳的案例。一个同学突然问道:“中国为什么没有像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呢?”


  乔赢陷入沉思:我国拥有五千年的餐饮文明,为什么没有全球连锁的名牌快餐?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麦当劳,决心创办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快餐品牌!


  1990年,乔赢离开讲台,来到亚细亚大酒店,从酒店保洁人员做起,一直到总经理的位置。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开创快餐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1994年年初,乔赢辞去总经理职务,前往北京考察,发现位于王府井大街的麦当劳,每天都人潮涌动。乔赢仔细观察店里的服务方式、出品速度和营运管理。半年后,乔赢结束考察,决定回郑州开一家主营羊肉烩面的中式快餐店。


  为了给快餐店起名字,乔赢请来十几位文化界和艺术界人士。大家共聚一堂,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名雕塑家突然说:“就叫‘红高粱’吧!”众人都兴奋地鼓掌,乔赢更是热血沸腾——红高粱长在贫瘠的土地上,索取少,奉献大,生命力极强……


  1995年4月15日,在郑州二七广场,“红高粱”中式快餐店正式开业。乔赢做了8年的中式快餐梦终于启航。


  与传统烩面店不同,“红高粱”餐厅以麦当劳为样板,店堂明亮、员工统一着装、使用快餐桌椅和收银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这个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小餐厅,几日之内营业额直冲万元大关。接下来的八个月,乔赢又在郑州连开七家连锁店。


  第二年,乔赢怀揣200万元来到北京,把“红高粱”开在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距麦当劳王府井店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宣称要以民族美食羊肉烩面挑战世界快餐巨头麦当劳。


  这场“京城论剑”唤起国人的民族热情,媒体蜂拥而至。一夜之间,乔赢成了“红高粱挑战麦当劳”、“大碗面叫板汉堡包”、“河南小子挑战巨无霸”新闻的主角,“红高粱”也迅速成为脍炙人口的品牌。


  1996年,为了扩张“红高粱”的版图,乔赢将所有快餐店的利润和银行贷款全部用于筹建分店,同时以高利息为诱饵,向老百姓集资,并气势磅礴地宣称:“哪里有麦当劳,哪里就有红高粱!到2000年,要在全世界开两万家连锁店!”


  然而,盲目扩张让公司负债累累。2000年10月,红高粱因集资户挤兑而破产。2002年6月28日,乔赢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入狱四年。“红高粱”事业轰然倒塌。


  挑战极限,誓言东山再起


  乔赢入狱了,红高粱引起的纷争却无法平息。在他的家门口,每天都有集资人上前吵闹,向其家人索要欠款。面对如天文数字般的债务,看着一筹莫展的公婆,满眼惊恐的孩子,乔赢的妻子不堪压力,向乔赢提出离婚,带着儿子离去。


  梦想破灭,家庭破碎,自己锒铛入狱,乔赢不禁悲从中来,仿佛在漆黑一片的晚上,猛然间掉进大海,不知道哪边是岸……


  经历过最初的痛苦之后,乔赢想到文王拘演周易、仲尼厄写春秋、苏格拉底之死、尼采的痛苦哲学以及释迦牟尼的菩提顿悟,瞬间,他眼前出现一丝光亮,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孩子,路找到了,就不要怕路遥!你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浪费……”


  于是,乔赢每天练太极拳,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冬天也坚持洗凉水,每天只睡两个钟头,反思“红高粱”的成功和失败。渐渐的,他身上的轻狂和浮躁一点点褪去,人也变得更加睿智。


  3年后,乔赢写成20万字的书稿——《永不言败:我挑战了麦当劳》。2003年4月5日,因在狱中表现良好,他提前一年假释出狱。


  乔赢回家的第二天,几个集资户就找上门来。他连忙赔礼道歉,一直折腾到凌晨。债主走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随后,他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我将用后半生的努力,把所有集资户的债还清。”尽管在法律上,他已经不再欠别人的钱。

  可是,东山再起谈何容易!此时,乔赢债台高筑,声名狼藉,谁还会给“红高粱”投资? 2004年1月1日,43岁的乔赢向朋友们宣布:“我要东山再起!为了表明决心,从今天开始,不管寒冬腊月,我只穿单衣单裤,直到红高粱成功!”说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脱掉棉衣棉裤,穿着单衣单裤,大踏步走在零下8摄氏度的郑州街头,迎着北风前行……


  这种近乎自虐的复出方式引起媒体关注。美国ADM集团亚洲分公司和中国双汇集团的负责人被乔赢这种永不言败的勇气打动。经过协商,他们先期投资200万元,生产“红高粱”乔士烩面。


  可是,经营不到三个月,三家“红高粱”乔士烩面快餐店都因经营惨淡而倒闭。乔赢因此大病一场。散伙那天,他诚挚地对员工说:“对不起大家,但我不会趴下,还会再种红高粱!到时,欢迎你们再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乔赢的眼里盈满悲壮的泪水……


  “借势”莫言,将梦想进行到底


  失败没有消磨乔赢心中的斗志,即使屡战屡败,他也要屡败屡战。


  乔赢决定让所有人知道,他决不轻言放弃!2006年11月30日晚上,他穿着单衣单裤在街头考察沈阳的快餐店:随后,又穿着单衣单裤飞到莫斯科。刚走出机场大门,他顿觉双耳像被刀割掉似的,呼出来的气马上在鼻孔处结成冰!他赶紧到莫斯科广场跑了200米,渐渐觉得全身发热。当时,广场上白雪覆盖,人们见乔赢只穿单衣单裤,惊得目瞪口呆,纷纷要求与他合影留念……


  从俄罗斯回来后,乔赢接受电视访谈时说:“如此挑战之后,我对东山再起更加信心十足!”不料,电视台报道后,他却被推向风口浪尖。有人说他屡战屡败,根本没有能力东山再起:有人说他用这种极端方式不是在表决心,而是在制造噱头。


  面对种种议论,乔赢说:“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根本无法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成败和梦想比起来,后者更有意义!”


  2007年2月,乔赢找到北京鑫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峻,主动谈及自己的梦想。李峻佩服不已,决定投资3000万元。随后,河南阿庆嫂集团也投资600万元。


  融资成功后,2008年11月18日,乔赢重新在郑州开起红高粱快餐店。这一次,他稳扎稳打,不再盲目追求开店速度。为了将红高粱的品牌做大,他与时俱进,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长期以来,烩面一直跳不出碗,走不出店。吃烩面必须到郑州,吃烩面必须到面馆。乔赢决心突破这一瓶颈,推出像烩面馆一样味道的方便烩面。为此,他请来全国各地的食品专家共同研究方便烩面,反复多次试验,终于破解这一技术难题。


  2010年9月27日,河南红高粱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便快餐食品——红高粱方便烩面正式问世。为保证产品质量,严把食品安全关,乔赢先后在舞阳、柘城等地建立小麦、蔬菜种植基地,在淮阳建立槐山羊养殖基地和黄花菜种植基地。2011年5月,红高粱面业斥资5000万元与平安保险“联姻”,平安保险为红高粱特制“食品安全责任险”,确保食品安全。


  经过一系列运作,2012年,红高粱全面实现生态产业链战略。乔赢意识到,“红高粱”要想发扬光大,除了做好质量,还要想办法推广。


  2012年10月,作家莫言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震动全国。乔赢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品牌“对接”的好机会。莫言在瑞典讲完故事不到一周时间,乔赢就在郑州发起一场“莫言获诺奖高峰论坛暨红高粱烩面莫言纪念版面世新闻发布会”。


  一个是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个是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烩面狂人:前者于1986年创作成名作《红高粱》,后者于1995年注册红高粱快餐品牌。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因为“红高粱”演绎出奇妙的缘分。


  2013年12月16日,乔赢正式宣布,公司已与莫言老家——山东高密有关部门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红高粱面业万亩高梁生产基地落户高密。同时,现场展示的红高粱烩面莫言纪念版礼盒令不少经销商代表眼前一亮,当天便吸引一大批经销商预订签约。


  “真正的二次起步就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东山再起。”乔赢在发布会上说这句话时显得慷慨激昂。就在前一天,他刚刚还清第一笔“债”——专程带着钱挨家挨户拜访原来的234位集资人,偿还了800万元债务。


  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年过半百的乔赢仍然怀揣梦想,激情满怀。对此,他表示:“现在,我心中充满使命感与责任感,把红高粱做好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整个民族的梦想。”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