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
商业计划书网 2015-09-06 浏览:
“吃了么?”是熟人相见时常见的问候,张旭豪领头的“饿了么”公司却以它为商机,把盒饭成功搬到网上卖。
把盒饭打造成亿元“大餐2008年4月,张旭豪还是上海交大的在读研究生。一天晚上,他和同学康嘉回到宿舍已经晚上十点多,感觉肚子饿了。他们便给几个餐馆打电话定餐,但都没有订上。“这外卖,为什么不能在晚上送呢?不如我们卖外卖吧。”
一句话,把两个人的创业梦想激活了,他们决定开发一个网络订餐系统,把盒饭搬到网上卖。
12万元的启动资金是他们东拼西凑来的。刚开始,他们一边承揽餐饮店的送餐服务,一边做市场调研。为扩大业务,两人在宿舍里安装了热线电话,当接线员又当调度员。
几个月下来,已有17家饭店愿意将外卖业务承包给张旭豪。为了让这17家店入伙,张旭豪和康嘉费尽了苦心。第一家餐厅让他们上门跑了20趟才谈妥,两人花费数万元,自行印制了一万本“饿了么”外送广告小册子,内容囊括了17家餐厅的菜单,在校园和街道上分发。
在广告的推动作用下,“饿了么”业务猛增。那段时间,他们每天要接150-200份订餐单。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为了更专业,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在网址注册上,他们没有用“www.”和“.com”,而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网络订餐系统初运营时,已有30家加盟店支持,日订单量达500-600单。可那段时间,张旭豪和康嘉却因为过于奔忙劳碌而“后院起火”:先是一名窃贼光顾了他们的宿舍,将电脑等财物一掠而空;接着,一位送餐员工在骑车送外卖途中出车祸;随后,又有一辆配送外卖的电动车被偷;公司核心成员中有两人选择退出,引起团队动荡。
重重压力下,张旭豪不得不撤销热线电话和代店外送,让顾客与店家在网上自动下单和接单。
为了给网站造势,张旭豪不停地参加各种创业大赛,以扩充创业本金。2009年10月,“饿了么”网站在上海慈善基金会和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联合主办的创业大赛中,获得最高额度资助10万元全额贴息贷款。12月,网站在欧莱雅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上,获得10万元冠军奖金……
获得资金的“饿了么”网如鱼得水,到2009年底,订餐平台已拥有50家餐厅进驻,日均订餐交易额突破近万元。
为了网站的发展,张旭豪招来同校的电脑高手汪渊做网站技术总监。汪渊专门编写了一个小软件,可在校内BBS上给每个会员用户自动群发站内消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了六万条。“饿了么”网站因此访问量大增。
靠线上和线下广告吸引学生订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饭店加盟绝非易事。多数店家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我在你的网上开个页面,放几份菜单,你凭什么就要抽8%?”对此,张旭豪的策略是:“谈,不停地谈,谈到老板不想跟你再谈,也许就谈成了。”他们每天出门“扫街”,最忙时一天要“扫”100多家饭店,最难谈的饭店,“谈”了40多个回合才拿下。
2010年5月,网站2.0版本成功上线。“饿了么”不仅攻下华东师大,连附近紫竹科学园区也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顾客群从大学生拓展到企业白领。仅隔一个月,“饿了么”就推出了超时赔付体系和行业新标准。9月,“饿了么”全上海版上线,合作餐厅超过千家,单月最高交易额达到了百万元。
2010年11月,手机网页订餐平台上线,订餐业务不仅覆盖了全上海,目标还直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饿了么”注册会员已超过两万人,日均订单3000份。这一战绩,很快引起了美国硅谷一家顶级投资公司高度关注,接洽数次后,“饿了么”成功融得风险投资100万美元。
2011年7月,“饿了么”相继成立北京和杭州等两大城市分公司。预计不久,“饿了么”订餐业务就会覆盖上海、杭州和北京三大城市中所有高校和主要写字楼。截止目前,立志把盒饭生意做成餐饮业的“淘宝网”的张旭豪,带领团队把“饿了么”打造成亿元“大餐”的梦想已经成为了现实。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