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苹果皮”兄弟创业记

“苹果皮”兄弟创业记

商业计划书网  2015-09-01  浏览:

  四个月前,在深圳大芬村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里,来自河南的潘氏兄弟在这里租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公寓,作为他们创建的衍生科技公司的新办公地点。


  “苹果皮”兄弟创业记最大的那间是哥哥潘磊的办公室,茶几上是广东商人的标配——一套褐色茶具。靠墙放着一张宽及两尺的老板台和可以仰躺的大班椅。两面墙上,“大展宏图”和“鸿业腾飞”两块牌匾闪闪发亮。


  唯一让人感到有一点高科技气息的是,约20名新招的员工散落在客厅、卧室和厨房的各个角落,人手一台电脑。他们中既有潘磊的朋友、邻居,也有陌生人。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和潘氏兄弟一样年轻。


  从“苹果皮”到“苹果盘”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捣鼓出一款产品,将不能打电话发短信的iPod Touch变成了iPhone,因此被称为“苹果皮”兄弟。沉寂了一年之后,兄弟俩近期又将发布一款新产品——“Apple Pan”。


  “Pan”是兄弟俩——23岁的潘泳和25岁的潘磊的姓,同时也是“盘”的拼音,翻译成中文,意为“苹果盘”。


  用户将这个状如方形U盘的东西插入iPhone的充电接口,就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读取盘中的电影和音乐,还可以将iPhone中的照片直接复制剪切存入盘中——不用连接电脑,也不用连接苹果的应用商店。和传统的U盘一样,“苹果盘”也有USB接口,用户还可以将盘中的文件与电脑中的文件互拷。而且,这玩意不仅适用于iPhone,也适用于iPad、iPod Touch。


  此时,潘氏兄弟已经卖出了2万多台“苹果皮”,赚了一百多万。但他们这条创业之路却走得一波三折。


  两次被骗


  一年多前,潘氏兄弟还蜗居在深圳姑父家的一个废旧仓库里。当兄弟俩东拼西凑几十万元,准备投入生产自己发明的“苹果皮”时,市面上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山寨产品,没有资金来源的他们也随即陷入了困境。


  但幸运的是,前来找他们的人络绎不绝——有生产厂家,也有风险投资商。其中一个电话来自潘泳的母校——河南黄淮学院。


  那是2010年9月的一天,来电者是黄淮学院国际软件专业的系主任。对方称,看到潘泳的事迹后很振奋。一通表扬之后,问潘泳现在有何难处,并表示学校愿意给他提供帮助,希望他有空时回校看看。


  几乎与此同时,题为《黄淮学院毕业生潘泳取得骄人成绩》的新闻稿就挂上了这个地处中原腹地、少有人知的大学的网站。文中写道:“潘泳的成功,是对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一次检阅,对在校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和榜样作用。”这时,潘泳已经毕业离校一年多了。


  一个多月后,潘泳回到了母校,面对全校师生作了一场“热情洋溢”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学校史无前例地为他颁发了1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并选拔3名优秀学生给他当助手。


  校方此后刊发的一篇新闻稿中还提及,将为其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不过,据潘泳介绍,他一直不知道这位老师是谁,而学校选拔的3名学生,到其公司实习几个月后,也自行离开。


  学校资助的10万元无疑是雪中送炭。然而,相对于三四百万的生产费用,这笔钱依然是杯水车薪。此时,一些有生产能力的代工厂老板找上门来,提出了解决方案:由他们投钱,潘氏兄弟提供技术,卖出的利润,五五分成。兄弟俩决定接受。


  经多次接触,他们选中了一家生产商,推出“苹果皮一代”。然而,在出了几千台货之后,合作方突然停止了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只不过对方换了个名字:C皮。追查之下,兄弟俩发现,生产者竟然就是自己的合作方。


  首战失利,但他们不甘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合作厂家。这一次,潘泳特意给软件加了密。不久,“苹果皮二代”出世。


  然而,兄弟俩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在出了近一万台货后,第二个合作厂商也停止了供货。对方破解了潘泳的加密技术,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苹果皮加强版”。


  二度被骗,让兄弟俩对这样的合作模式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决定找一个只做代工不做销售的企业合作,由自己来投钱,下订单生产。


  虽然没能赚到“大头”,但与一年前相比,兄弟俩的状况也大大改善。iPhone4一上市,一直没能用上iPhone的兄弟俩就各买了一台。他们不仅将远在天津治病的父亲接到了深圳,还把在北京做汽配生意的二弟潘岩也拉了过来。三兄弟重新注册了公司——深圳衍生科技有限公司,对股权重新进行了分配——研发出“苹果皮”的潘泳占股50%,潘磊和潘岩则各占25%。


  现在,兄弟三个也有了初步分工。口才最好的大哥潘磊统领全局,有生意经验的二弟潘岩主管财务,而以技术见长的三弟潘泳则继续抓技术。他们原本是一人一个办公室,但唯独有些内向的潘泳拒绝了,他说:“一个人待一个房间,不习惯。”


  从“苹果盘”到智能手机


  2012年2月17日,潘磊在带记者参观完新的办公室后,有些不自信地问:“怎么样?有没有点样子了?”


  靠“苹果皮”赚了一些钱之后,潘氏兄弟就开始招兵买马。半年多的时间,公司已经搬了两次,原因是招收的员工越来越多,原来租住的地方已经容纳不下。


  在潘磊的构想中,这远远不是他满足的现状。原本在江门做装修生意的他,每天的生活可能是:拉单,砍价和出入各种各样的建材市场。但弟弟无意中鼓捣出的“苹果皮”,将他推到了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他总是笑着说:“有什么办法,我得硬着头皮往前冲。”


  “苹果皮”做出来的时候,他想的是如何尽可能地从中赚到钱。然而,连续两次被骗,以及随着“苹果皮”上市之后热潮的消退,他开始意识到,仅靠这一款产品,肯定成不了大器。


  对公司来说,几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技术“天才”——弟弟潘泳身上。在“苹果皮”试验成功后,潘泳就想着设计一款无线版的“苹果皮”——用户只需要拿着这个状如遥控车锁的东西,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装置中,还可以插入第二张卡,与iPhone手机一起,实现双卡双待。


  不过,这个功能实现起来颇为困难,无线遥控利用的是蓝牙技术,最初的几个月,没有任何进展,兄弟俩也陷入迷茫。潘磊说,那时他一度绝望,根本不知道公司的方向在哪里。再加上不懂管理,整个公司的士气都非常低迷。


  就在此时,潘泳意外地发现,他竟然将iPhone手机的接口协议破解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何不专为iPhone做个移动硬盘呢?


  用过iPhone的人都知道,若要下载电影和音乐,或将手机中的照片导出,都需要将iPhone与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相连。对许多新手而言,这道程序颇为复杂。而且,受限于苹果手机的内存,iPhone中所能存放的电影和音乐也有限。“苹果盘”解决的就是这个难题。


  “新的产品如果能避开iTunes,解决资料的输入和输出问题,市场肯定也不错。”他说。经过几个月的试验,这个取名“苹果盘”的产品研发成功。


  不过,“苹果盘”出货之后是不是真的会像“苹果皮”一样畅销,潘氏兄弟心中其实也没底。但他们这次却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产品尚未投产,就已经设置了加密程序,防止被人“山寨”。


  除了这款新产品,潘磊还计划引导公司转型。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申请手机生产牌照。按照他的判断,目前正处于功能机与智能机升级换代时期,而在他看来,“这是公司转型的唯一机会”。


  “不管成不成,先试试再看”,潘磊宣称,他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公司的未来——那就是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产品,而主打领域则是智能通讯。“融资”、“上市”,这样的词汇不断从他的口中冒出。他已经打算要将衍生科技做成一家大公司了。


  在其网站上,一款新的智能机已经亮相。这款5.3英寸屏、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智能手机采用的是安卓系统,标价只有798元——几乎是市场上同等配置的智能机价格的一半。


  潘磊称,他打算学习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直接在自己的官网销售。而之所以将价格定得如此之低,则完全是想在智能机市场上打点“名气”。


  不过,对于潘氏兄弟来说,现在最大的风险是:苹果公司会怎么对待他们的“苹果盘”。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兄弟俩这次没有回避拍照,也没有回避媒体报道,他们斩钉截铁地表示:“苹果盘”只是破解了iPhone的接口协议,没有越狱,也没有损害苹果公司的任何利益,“完全不担心有任何问题”。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