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柳传志的故事:做十说九

柳传志的故事:做十说九

商业计划书网  2015-07-13  浏览:

  说到做到


  1996年,联想集团中、高层干部全部集中到北京昌平区的一个宾馆里,进行为期两天的封闭会议。会议结束前,中国科学院周光召院长到场讲话。这次会议的议题是讨论联想的五年战略规划,当时的目标是到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美元。周光召院长在讲话的时候,想给联想的干部们鼓鼓劲儿,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建议。


  “周院长提的不是销售收入和利润更高,而是建议我们进入到技术更前沿的领域里,比如做芯片什么的。周院长做完指示,该我最后表态了。我先感谢院长对我们一以贯之的关心厚爱,紧接着我就说技术更前沿的领域暂时我们还不敢碰,实力不够。我一向这样,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是,说过的就必须做到。”柳传志说。


  2015年春季,杨元庆和他的高管团队宴请联想控股、联想集团部分已经退休的老领导,因为杨元庆的格外邀请,我亦忝列其中。老同志们参观联想集团的陈列室,体验各类尚未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格外兴奋。宴席开始之后,元庆十分认真地向老同志汇报公司最新的发展情况。当说到海外业务时,他特别强调说:“我尤其高兴的是,我们那些欧洲、日本、美国的子公司,那些外国同事,他们也认可了我们的文化,说到做到。他们做年度计划时甚至比中国同事还较劲儿。他们的年度誓师大会开得也特别认真!”


  杨元庆说这段话时的神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柳传志。联想文化最初都是从一些实实在在的认知和行为开始,慢慢就成了一种基因。譬如说,1990年的时候,联想说的很多的都还是“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看功劳不看苦劳”。这些话都源于柳传志。


  “什么人不能重用呢?说得很好,做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好比打桥牌,叫的分挺高,打出来的结果很低。这样的人不能用。没有自知之明,信誉丢失了。”柳传志说。1990年,联想第一次使用空降兵,职位是财务部总经理当时叫主任经理。联想的发展速度快,最初的财务经理是从中科院计算所到联想的,知根知底靠得住,但业务水平跟不上。公司发展快,财务跟不上,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柳传志决心换人。后来,从其他企业挖了一个财务经理过来。挖这个人的代价不小,工资、福利都大大超过联想内部已建功立业的平级经理。干了一年,结果是这个人的工作成绩离预期要求和他自己当初所说,有较大差距。


  “有点两难。”柳传志承认。把这个人撤了吧,公司当初答应他的一些物质要求肯定是损失了,而且,人家面子挂不住,会走。如果心疼这个损失,凑合一下,这个人也可以用。但是,如果这么迁就着用了,财务管理水平拖后腿之外,更麻烦的是联想的价值观会受到挑战。


  “别的经理人就会想:原来,工作目标没实现也无所谓嘛!反正也不处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柳传志说。结果是这个人被免职了。当然,一如所料,人家也走了。


  没有什么遗憾的。柳传志觉得。他自己创办联想以来,所有说过的事都做到了。


  “只有这样,员工信你,领导信你,银行信你……大家才都相信你。这才叫信誉。当初,卢总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他们买联想控股的股份,几十个亿。按规矩,要做尽职调查。人家卢总说:柳总和我相交相知多年了,尽职调查免了吧。多大一份信任呀!”


  说到这里的时候,柳传志有些动情,声音激昂了些许。


  做十说九


  几个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问柳传志怎么看当前的“互联网++”以及股市泡沫。


  柳传志不避讳,他先回答泡沫问题:“最近股市的大势,大家都觉得有泡沫,而且可能马上要破似的。我自己的感觉是,比如一些股票的价格跟实际情况差别较大,这肯定是有泡沫了。股市的本质是让投资人通过规则的透明,把钱投给股市里边好的企业,这些企业拿着钱,拿着资源,然后接着做大了,给投资人更好的回报,这是一个正向反馈。而所谓泡沫的意思就是,规则不好,或者不透明,不该拿钱的企业被哄抬起来了,这是泡沫。政府如果真的吃透了这点,在规则透明、信息公开上真抓实做,泡沫会破裂,然而好企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股市依旧会兴旺。”


  年过七十的柳传志,依旧对中国经济怀着美好的希望。说到互联网++,柳传志显得略微迟疑。他语速明显放慢,看得出在梳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之间某些共通的规律:“互联网的很多故事,像周其仁说的,确实是创新。但有些基本规则是相通的。比如像互联网组织架构里边,人员的关系中,如何激励本身,可能是有新的方式。但人一定是要有激励的,而且一定得要有配合的,没有一个人单干就能成事儿的。像这些东西,我一听到就觉得能接受。我相信任正非也跟我一样。一个老头,为什么他能够把他的组织改造得非常适合互联网的战斗?说明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有相通的地方。人是否有学习能力,真是不在乎岁数大小。”


  柳传志描述,前几天还有一个美国共和党的高级幕僚来找自己。那个人现在做公关,劝柳传志,应该讲一些什么样的“故事”,怎么去给人讲,让别人相信,这对股价有好处。“故事”的意思是要把你的商业模式、未来规划等等讲出来。柳传志并没有接受:“我不用讲故事让人信,特别是对外国人,多数时候你说什么他也不信,等我真的做出来以后,他们看见了,然后你说什么他就会信什么。就好像2009年联想集团亏损,我重新回联想集团做董事长,那时候我说杨元庆怎么怎么行,他们不信,后来杨元庆真的就做起来了,我不用多说,今天杨元庆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所以我觉得,第一,你要做得好;第二,你要让人知道你做得好;第三,你历史上一直以来确实做得不错,人家就会相信你。”


  我的感觉,在柳传志看来,“讲故事”就是在讲自己的业务模式,讲自己的未来规划,这些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联想控股本身要一直坚持“做十说九”,要踏踏实实地做事,要说自己有把握做到的事情,但是不说也绝对是不对的。


  柳传志觉得,企业老老实实地“做十说九”,跟“讲故事”并不矛盾,只是“故事”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说的事,就应该是有把握、能做到的事,要不然的话我就别跟人去谈。”柳传志说,“‘做十说九’并不等于我不说。这是我的规划,我不能说我已经成功了,但是我把规划告诉你,告诉你能做成什么样,而且还要说,中间有什么风险。这种话要踏踏实实说,对企业长远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1996年之前,在香港联交所,联想集团只是一只市值十几亿港元的冷门股。柳传志把香港联想和内地联想整合成一体之后,在香港的红筹股当中,率先每季度公布一次业绩,“当时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有很多都不太透明。而我觉得透明是特别重要的,然后就是业绩的增长。刚开始业绩增长时,很难引起人家注意。但一个季度宣布一次业绩,就多了一次告诉人家的机会。”


  联想聘请公关公司,广泛与媒体、投资人接触,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业务的连续提升,另一方面是财务透明,股价慢慢就上来了。然后,又增发股票,变成一个流通盘较大的公司,成为恒生指数股,“这样做完了以后,我们还是每个季度都公告业绩。香港联想1996年大亏损后,我把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整合在了一起,那时候股价很低,我们坚持做好业绩和信息透明,到2001年前后,股价最高到过70港元。当然,我觉得已经有泡沫成分了。泡沫本身的形成一是因为大势,二是因为当时我们还不懂如何管理投资人的预期。他们把我说的话夸大了。我每次‘做十说九’,但是他们以为我是‘做十说五’。”


  柳传志停顿了一下,表情有些无奈,“业务做得非常好,但是尽管压着点说,资本市场还是提前信你,股价越弄越高。这个其实不是好事。后来,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管理投资人的预期,把过高的利润投入到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事情上。”


  柳传志说这段故事的时候,我一直担心在座的会有什么反应。还好,他们挺认同。做十说九还是做五说十,做流星还是恒星,会不会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呢?


  我一直在想。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