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柳青:心态归零的第一次跳槽 一两年内不打算上市
商业计划书网 2014-10-17 浏览:
“未来的盈利方式其实非常多,当我们非常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我知道你从哪来到哪去,流连于哪些地方,有了这些方式以后盈利就不再是问题。”——柳青
从前坐在四季酒店接受采访,如今柳青坐在全季酒店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戴着柳传志之女和投行董事总经理的光环进入“草根”型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柳青将这个过程形容为“一万米高空的自由落体”。
今年8月2日,柳青正式从高盛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职位离职,加入了创办不到两年的滴滴打车担任首席运营官。柳青告诉南都记者,在她看来这个选择一是源于投资的直觉,移动互联网下出行平台崛起将是大势,中国必然将诞生出行类别的全球品牌,其次这个团队是个BAT的结合体,风格简单而直接,与其个性相符。
心态归零
进入滴滴,是柳青的第一次跳槽,在此之前她在高盛用12年的时间一路从分析师做到董事总经理。她坦言,虽然做了12年的投资,心中仍然藏着个实业的情结,这多数是来自父亲柳传志的影响。
“我和父亲的角色是对调的,父亲之前是做实业,现在在做投资,我开始做投资,现在进入实业。父亲常说,做过企业的人是非常享受的,而且他跟我说不做企业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当你家里有人跟你讲这句话的时候,你很难不去想我要不要去尝试一下。”
在她看来,从前做投资,是“骑在马上找业务”,追到项目后投资,然后按时参加董事会,如今做实业就像农耕,自己亲自种一块玉米地,要浇水、施肥、杀虫,扎根在地上。
在高盛的训练,教会了柳青以“拟人化”的角度来判断行业的发展,“以一个企业的定位看国家,现在全球第一大的企业是美国,第二大的企业是中国,美国的基数好一些,中国的基数弱一点,但是中国有很多新兴的子业务在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是最有希望超越美国的一个动力,因为移动互联网需要有大的用户群才能做得起来。”
她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在“衣食住行”当中,“行”的问题一直都没有通过移动互联网解决好,因为地域的局限性没有诞生出一家全国甚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企业,而这正是滴滴打车等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机会所在。
柳传志并不担心柳青对职业的判断,他疑问的,倒是柳青要如何从崇尚精英文化的投资银行,进入接地气的O2O创业企业。
一两年内不打算上市
柳青对自己在滴滴的价值定位是看“战略怎么做”与“短板在哪里”,扫清盲点。其管理的业务包括专车、市场、人力、业务拓展等,而CEO程维则负责出租车业务。
2010年,柳青的前东家就曾经投资过一支当时小而美的出行企业Uber。而眼下,Uber已经成为美国风头最劲的出行用车公司,尽管年收入仍不到2亿美元,但估值已经高达180亿美元,一年内增长3倍,获得超过15亿美元的融资。
不过,柳青强调:“Uber不是我们的目标。美国是人少地多,中国是人多地少,所以在出行领域,中国的需求比美国要‘刚’很多。Uber的订单量只是滴滴的几分之一而已,但已经是一个这么大的公司了,滴滴是很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全球性企业的。”
对于滴滴未来五年的发展,柳青认为将涉及“移动出行平台”的延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以出租车为切入点,让用户了解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二是借此寻找其他用车需求,如高端商务车,开拓专车服务;三是满足基层用户的需求,例如有些人觉得出租车好贵,他们就需要拼车,如果还有人觉得这个也贵怎么办,我们可以开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就是定制大巴的概念,再往下走还有汽车共享。“你家的车一天只用一个小时时间,其他23小时是空置的,你要交停车费,又要交保养费等,滴滴要做的就是高效地把这些闲置汽车资源调动起来,无限延伸他们的价值。”
如今,这家刚刚两岁的公司正在快速地膨胀之中,告别了腾讯支持下的补贴战,处在中国最烧钱的行业中,滴滴有考虑过盈利和上市吗?
“我们一路在烧钱,一路在融资,移动互联网如果想打造一个很大的企业,就必须要很高效地运用资本,资本里面最快的途径可能就是上市,短期一两年内可能没有上市的时间表,但是长期肯定会考虑这条路。”柳青告诉南都记者。
柳青提出,移动互联网目前还是讲求用户和免费。“比如我现在开个餐馆,盈利了而且赚得很好,但是有盈利并不代表有增长。盈利和增长之间必须有个平衡。现在更多的是争取有用户的增长,增长出来的用户我们最终的需求是他们能够留在这个平台上,成为我们真正的用户。未来的盈利方式其实非常多,当我们成为非常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的一个企业,我知道你从哪来到哪去,流连于哪些地方,有了这些方式以后盈利就不再是问题。”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