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艰难抉择:联想30年 不得不说的往事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7-18 浏览:
联想30年,不得不说的往事
今年,柳传志整整七十岁,已年入古稀,联想成立整整三十年。我是幸运的,能够在这个历史时刻采访到柳老。
他饶有兴致的谈论世界杯,他说自己喜欢梅西,但迪马利亚的受伤让人遗憾,好在伊瓜因及时爆发。短短一句话提到了三名大将,堪称真球迷。
柳传志相信本届杯赛的阿根廷会有上佳表现。他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阿根廷最后败给德国,拿了第二。我便是想,要是柳老能再次做客《抉择》,那一定要听他侃侃足球,聊聊“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聊聊德国战车给管理人士的经验教训,相信会有别样的收获。
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一个分论坛上,作为主讲嘉宾的柳传志谈起了早前在收购IBM之后,如何换下国际CEO,保护杨元庆的故事。这是他甚少提及,鲜为人知的细节。事实上,回顾联想的这三十年,从分拆到收购IBM到集团化运作,为何每一个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将杨元庆保护一把”,是将遇良才,还是另有隐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试图找到一个答案,以诠释更接近柳传志内心的“抉择”。
在采访中,柳传志将“1994年”定义为自己这三十年间最艰难的时刻,这超出了我的预期的。我不曾料想到,当年的“倪柳之争”竟被安放柳传志的心底,三十年之后都尚未能真正坦然淡化。
1994年前后,曾做出巨大贡献,担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决心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试图寻求芯片技术上的突破。而已在市场上摸爬滚打10年的柳传志则反对过多投入,他希望在电脑组装生产线上“赌一把”。倪柳关系迅速恶化。
1995年6月30日上午,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联想董事长曾茂朝宣布了艰难的决定,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的职务。据说,会议室主席台仅摆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柳传志和倪光南分别坐在第一排的两边。
“内部出了大的矛盾,当时对我来说还是相当艰难的。”柳传志在采访中用及“艰难”一词,虽然语气平和,但分量可见一斑。对于这段经历,很多年后,他坚信“在某些情况下,集权是必要的”。
在这一次的集权过程中,另一个对于柳传志和联想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名字日渐清晰。在1994年被柳传志任命为微机事业部总经理的杨元庆如果不是那一次的“传球”,大抵不会拥有今天。今天,整整半百的杨元庆是联想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兼CEO,当年,他年仅29岁。在杨元庆的率领下,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量跻身中国市场三甲之列;1996年,联想首次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柳传志曾经被无数次地追问关于接班人的人选问题。2000年联想做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决断,神州数码与联想集团分拆,柳传志将“联想电脑公司”的大旗传到杨元庆手中,将写有“联想神州数码”字样的大旗交到郭为手中——杨元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柳传志的“嫡传”。
“如果当时您选择的是郭为留下,今天会是什么样局面?”“我想过,但是我不想在这里说。”
一向逻辑严密,侃侃而谈的柳传志在回答我的这个问题时,声音明显收起,避开正对的镜头,眼神中闪露出难以捕捉的情绪,无从确定是悔意,或是无奈,或是遗憾,或是其他。我很清楚,抉择是没有“如果”可言的,我也惊讶于他坦诚的说他做过如此假设,只是他的答案是永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个谜。
若论私人情感,相比杨元庆,郭为与柳传志似乎更为亲近。1988年,郭为研究生毕业,他到联想应聘的那天,接待他的正是柳传志。柳传志面试郭为用了30分钟,在匆匆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柳传志却花了20分钟的时间向郭为描绘联想公司的美好明天。
联想集团真正的明天,于2011年11月2日晚上,被柳传志放心地交到杨元庆手中,杨元庆肩挑董事长和CEO于一身。开创与传承,荣耀与责任,柳传志与杨元庆有了一个最紧实的拥抱。
如今,对稳步发展的联想集团和年逾古稀的柳传志来说,最大的挑战却是“90后”。
在联想成立三十年之际,柳传志给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强调将联想的“发动机文化”发展壮大。对此90后主编丁道师发文质疑称,“发动机文化”不符合当前的现实,强调年轻人的梦想该是“U盘”:装满自己,然后就想插哪里插哪里。
对此,柳传志在采访中对90后们做了回应,他指出“U盘人生”是一种选择,不能代表全部年轻人想法。而做U盘的年轻人真要把事业做大的话,还是要组织别人来做他的“发动机”。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