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姚劲波:58拿钱砸倒对手的三个步骤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5-16 浏览:
对于浸淫互联网圈多年的姚劲波来说,钱绝对是一个好东西。圈子里广为流传的那个他被房地产黑中介骗钱的段子表现出一个“?丝”在没钱时的窘迫。
不过,伴随着58同城的上市,这些小Case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在“喂饱”了那些VC/PE后,58同城在二级市场募来钱正开始发挥出姚劲波所设想的作用。“作为一个上市公司,58不会为钱发愁,我们是时候开始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了。”的确如姚劲波所说,“土豪”58正准备用钱砸倒对手们。
步骤一:融资!没错,用二级市场的资金来“碾压”对手!
关于58究竟会拿多少钱来做并购,坊间一直争论不休。有10亿美元版本、有3亿美元版本......投资界拿到的最靠谱的版本是:10亿美元并购没错,但不是一次性拿出来。姚劲波的构想是,上市初期的募集资金+今年3月的定增资金+企业自身红利,在五年时间里进行并购。
不过,今年3月的这次定增与预想稍有偏差。原本,58拟完成增发600万ADS,每份ADS增发价格为38元。不过,近期美国科技板块股价表现不是太好,募资可能达不到之前预想的5亿美元。姚劲波给出的数字是接近3亿美元。加上上市初期储备下来的募集资金,姚劲波表示目前58大概有4.5-5亿美元左右的资金可以用作并购。
通过二级市场定增到的钱一级市场进行杠杆并购,进而增加公司估值提升二级市场股价。在A股和美股市场已经屡见不鲜。尤其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率先上市就意味着抢占先机,可以用二级市场投资者们的资金完成对未上市竞争对手的“碾压”。
透过58同城上市之初的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名单,我们已经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在其上市后的基石投资者中,黑石、红杉、哥伦比亚中国基金等深谙资本运作的机构投资者。据姚劲波称,此前58的早期投资者包括DCM、软银等都会逐渐退出,新的基石投资者将逐渐加入。“在我们见到的100多个投资机构/个人中,都是偏二级市场的资金,它们的规模大于VC,且投资周期较长,这让我们有更多条件来进行并购。”姚劲波告诉投资界记者。
步骤二:并购!真的,拿10亿美元并购行业第二及其它!
可以预见,在二级市场公开募集的钱是要比一级市场的钱要更“耐久”的。这也是为什么诸如京东这种靠VC的钱支撑着的电商企业要忙着上市。因为,花LP钱的VC们是远远耗不起二级市场的。
那么,58的并购都会去买些什么呢?答案是那些它们认为需要补强的环节,比如华东这个市场。华东这个地方是许多大佬的滑铁卢,比如地产界的潘石屹和王健林。华东之于全国战略的意义毋庸置疑,同时华东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刚刚升任58CSO的陈小华给出的一组数据是,58在全国分类信息市场的份额超过70%,在华东地区则基本和竞争对手持平。这其中的竞争对手就包括:赶集、大众点评、百姓网等。在回答是否会并购行业第二是,姚劲波的回答颇为值得玩味:“我可以接受第一并购第二,也不排斥做一些行业整合。因为如果我们不并购就会‘拿掉’第二”。
从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来说,并购赶集和大众点评还是有那么一点困难。赶集这几年一直有VC注资,其资本实力并不差;大众点评则刚刚获得了腾讯的注资。从这一点上来说,并购百姓网或许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一方面百姓网估值不会比前两家贵,另一方面借助百姓网可以快速完成对华东市场的“占位”。
不过,资本市场的奇妙就在于不是我们凡人理解的那么简单。谁都不能排除优酷并购土豆的“华尔街故事”上演。赶集网融资多轮,VC退出心情迫切。如果不能尽快上市,不排除在VC的主导下被58并购。
步骤三:孵化!是的,拿流量和入口孵化事业部!
并购是对外,对内58的决策是进行一场变革。做法有点类似腾讯,利用58平台导流量,成立事业部独立发展。陈小华给出的解释是,上市有了钱58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内部孵化单独事业部运作,这种事业部可以是内部团队分离出去的,也可以是并购而来,58可以为整个事业部导入流量。
姚劲波对于这种事业部给出了两个条件:第一要有人。第二个这个业务单独出来的好处大于它单独出来的坏处。好处就是一个独立的团队的话反应更加及时,更好考核。坏的就是跟别的业务板块的协同没那么容易了。目前58对于这两个问题还在权衡。不过,二手车频道已经成为一个事业部正在试验。
在姚劲波未来的设想中,58金融将会是一个最重要的事业部,支撑这个判断的是需求。在58的诸多中小企业商务中,贷款需求巨大。陈小华告诉投资界记者,58金融的业务已经开始试验。首先做导航,为企业提供P2P贷款公司的信息导航服务;其次做针对企业的小额贷款,目前正在申请牌照;最终,不排除出现针对个人服务的金融服务产品。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