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佳郭海涛:投资恢复精英化 传统但不墨守成规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5-09 浏览:
高特佳投资集团北京总部总经理、执行合伙人郭海涛认为,未来投资将恢复精英化,所以PE最好专注于一个行业。而文化产业的机会则在移动互联网,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生产力。
注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文化产业,自2011年开始,造就了一批上市公司与大牛股。诸多VC/PE提前看到了机会,提前进行了行业布局,在经历了2013年诸如华谊兄弟、中青宝、天舟文化、掌趣科技、华策影视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在市值暴增的同时,也再一次证明了PE/VC超前的眼光。高特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医疗为主要投资标的公司,依然看到了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其投资的方直科技,如今已经获得了不菲收益。
投资恢复精英化
2001年,为了抓住彼时呼之欲出的创业板,国泰君安发起成立了高特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03年,券商禁止从事直接投资的政策出台,以高特佳为代表的券商北京PE则成了被断奶的“炮灰”,切断了与国泰君安的股权连接。
与所有的“南派”创投一样,在切断了与国泰君安的连接后,高特佳经历了诸如博雅生物、景达生物两次“大劫”,却奇迹般地劫后余生,更是建立了以博雅生物为“主心骨”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布局。高特佳投资集团北京总部总经理、执行合伙人郭海涛认为,任何行业的投资未来都将进入一个专业化阶段,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通吃所有的行业。
虽然目前高特佳的投资以医疗产业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高特佳就不会投资别的行业了。“未来,高特佳并不是不去投文化产业,而是等待好的机会出现,比如比较低的估值和比较好的公司的时候。高特佳的投资风格还是比较偏向于传统服务行业。比如合润传媒虽然是新兴产业,但基础还是做广告服务的,还是相对传统一点。游戏是不投的,高特佳的投资风格还是比较稳健的。”郭海涛说。
高特佳2010年携手同威创投、凯晨资本共同对合润传媒进行了B轮注资,总投资额6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以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内容为主要平台,逐步延展到互联网、3G、户外新媒体等内容领域,为品牌客户提供依托内容传播的广告、公关、营销整体解决方案。2014年2月27日,华策影视以1.04亿元的价格完成对北京合润德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股份的收购。以此估算,合润传媒估值达5亿元人民币。高特佳的眼光可见一斑。
文化产业的机会仍在移动互联网
对于郭海涛而言,文化产业他并不陌生。他曾在计算机世界传媒(中国信息产业最大的媒体集团)工作过10年。从传媒的角度来看整个文化产业,“以计算机世界传媒为例,IDG的麦戈文在20世纪80年代投了这家公司,培育了10年。从90年代开始飞速发展,到2000年左右,利润达到4亿元以上,利润率超过30%,增长非常迅速。而到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利润又飞速下滑,这其实就是行业的趋势。”
所以郭海涛认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他的生命周期,而国家总要发展,创新就成了衔接一个又一个新兴行业的关键。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越来越小。而再依靠“四万亿”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又不现实。“这其中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国家传统制造业在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年投的制造业基本表现都不太好的原因之一。”郭海涛坦言。
虽然高特佳的投资比较偏向传统,但也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郭海涛介绍,2013年,高特佳投资了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主要是做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中小学在线教育,也属于文化产业。
“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机会还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从游戏到内容的呈现,我坚定地认为这是未来的热点和机会。这方面公司的估值虽然很高,但从PEG来看,PE只是公司目前的估值,而G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这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会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吃、喝、玩、乐、学,这方面的机会仍然有很多。”郭海涛说。
文化产业本身应属于服务业,郭海涛认为,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实际上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但文化产业的竞争壁垒是靠用户、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建立起来的,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将能更好地发展。
高特佳的投资项目都是集体决策,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投资的核心也只是看人而已。“这话听起来比较虚,但确实是这个道理,因为事在人为。我们投资过一些项目,当时认为行业、领域、市盈率都非常好,但后来看,人不对。对企业的判断,财务、法律、行业方面都有数据可查,但对人的了解只能通过交流。所以90%以上的项目都会被否定,因为人不靠谱。在文化创意产业,团队尤其重要。这可能与其他行业不太相同。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是第一生产力。比如影视公司中,导演、演员都是最珍贵的。这个时候人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郭海涛说。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