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计划书网
  首页 > 创业计划书 > 创业故事 > Secret:提供丑闻最多的社交网络

Secret:提供丑闻最多的社交网络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2-21  浏览:0

  某个周六晚上,夜已深沉,彼时旧金山的一群科技行业从业者正在举行派对。随着派对的进行,人们不断地向角落靠拢,开始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手机上。在今时今日的每个派对上,这种情况都会发生;但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人们在手机上所使用的是一个名为“Secret”的应用。


  近来,这个应用已经成为硅谷科技从业者、风险资本家以谈论最多的应用。在旧金山的各个角落,人们都在如饥似渴地浏览来自Secret的信息流。情人节的“3P乱战”、吸毒者发布的大麻烟卷照片、餐厅厨房里的口交——各种真实或不真实的“很黄很暴力”的信息都汇聚于此。


  所有这些秘密的信息都是由用户的好友发布的,但用户永远都不会知道到底哪条信息来自于哪个好友,因为Secret应用是“匿名的”。这些信息都来自于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但用户所能看到的只是来自于一名“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Secret应用就像是化装舞会版的Facebook、没有自我推广信息的Twitter、或是私人共享增强版的Google+。作为一个社交网络,Secret填补了人们的好奇心,同时对于所有其他社交网络来说也提出了某种批判。在其他社交网站上,用户所展露的都是不真实的、枯燥乏味的自我;而在Secret,人们可以暴露出真实的自己。


  Secret是人们展露真实自我之地


  在最开始的时候,Secre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曾为谷歌(微博)和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Square开发软件的大卫·比托(DavidByttow)并未计划将其建设为一个社交网络,而只是对匿名的信息反馈这一想法感兴趣。


  出于好玩,比托向当时身处巴黎的女友发了一条匿名的爱情短信,后者很快就打过电话来问:“这是什么?是你发的吗?”这让比托认识到,匿名性给信息带来一种非同寻常的力量。随后他给自己的好友克里斯·巴德尔(ChrysBader)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后者则不久以后成为了Secret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邮件说道,我有个秘密。”巴德尔回忆道。他点击了邮件中的一个链接,然后看到了一个简单的黑色网页,有白色的文字渐渐显露出来:“一种新的通信形式正在你的手心里绽放。”


  但是,匿名是一把“双刃剑”。正如匿名的捐赠者为有价值的事业捐献数百万美元的资金那样,匿名通信能呈现出人们心底最美好的东西;但与此同时,这种通信形式也会暴露出最丑陋的东西,就像很多社交网络应用被用户变成了网络欺凌的工具那样。Secret是否只会引领一时的风潮,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创始人如何管理这两种倾向之间的紧张关系。


  “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希望用户能站在边缘之地,但不要越线。”比托说道。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恐怕是知易行难。


  完美的“圈子”


  在决定建立这种私密共享的通信模式以前,Secret的两名联合创始人都曾在传统的社交网络中供职多年。巴德尔曾开发过视频社交网络Fliggo和移动照片共享网络Treehouse,比托则帮助开发了Google+的原始版本,其“+1”按钮就是由他开发的。谷歌从Treehouse聘用了巴德尔,让他负责Google+d照片工具相关工作,随后两人开始了在谷歌的共事生涯。


  跟Secret一样,Google+也同样致力于让用户更愿意共享更加私密的信息,其用户可以建立起由好友和熟人组成的“圈子”,并在每次发布信息时选择圈子来进行共享。


  “问题在于,Google+在实际运作中并不是那样的。”比托说道。“社交圈子总是在不断扩大、改变和运动,其流动性非常高。”想要让一般人愿意共享更多的私人想法,那么就必须让他们发布的信息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永远都伴其左右。


  匿名应用正在获得发展动能


  自“阅后即焚”照片分享服务Snapchat取得令人瞠目的成功以来,匿名应用一直都在不断地获得发展动能。举例来说,正处于迅速增长阶段中的Whisper开发了一个应用,允许任何人匿名发布忏悔信息,并与发布这种信息的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这家公司在去年筹集到了2100万美元资金,有消息称很多用户每天都会花30分钟时间来使用其服务。


  跟Secret一样,Whisper令人上瘾的程度也让人感到吃惊,这项服务在青少年中尤其受欢迎。“我一直都想跟一个总是看低自己的女孩约会,向她证明她有多么完美。”最近在Whisper上颇为流行的一条信息这样写道。“我把一家巴诺书店里的所有《圣经》都摆到了小说的书架上,因此被赶了出来。”另一条信息则这样写道。


  Secret拥有类似于Snapchat的即时性,同时又保留了让Whisper取得成功的匿名性。不过,比托最初构想的一对一的通信方式后来被证明过于具有局限性。


  在巴德尔离开谷歌以后,他和比托从2013年8月份开始投身于开发Secret应用。最初的版本允许用户通过文本信息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匿名的自毁信息,但后来在测试阶段发现很少有场合适合发送这样的信息。于是,两人决心要开发一种能让用户每天都打开的应用。


  有一天,当比托和巴德尔在旧金山的南方公园(SouthPark)社区中散步时,两人萌生了允许用户向所有好友广播自身秘密的想法。这个应用可利用其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列表来进行匹配,这意味着用户无需手动添加好友。


  在去年11月15日,两人查看了来自这个新应用的数据,发现他们的好友每天都会打开这个应用,用来浏览各种秘密信息的时间远多于其发布信息的时间,两者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巴德尔说道。于是,两人在假期中对这个应用进行了最后的加工,并在今年1月30日将其在苹果AppStore应用商店中上架。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Secret应用就占据了社交网络类应用排行榜的第二名位置。


  内容为王


  常言道“内容为王”,而Secret上的内容比大多数社交网络都更具吸引力。


  在这个网站上,经常都会浮现出有关科技行业公司创始人不忠和工作场所性行为的可靠传闻,也有人对大麻或可卡因大唱赞歌,而这在其他任何社交网络上都是不可想象的。此外还会有并购交易相关的明显虚假的传闻,以及针对匿名好友和情人的肉麻情书。


  秘密信息会衍生卑鄙恶劣的行为


  但是,匿名的秘密信息经常都会诱发卑鄙恶劣的行为,这将令Secret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PostSecret就曾在2012年关闭了自己的应用,原因是开发者发现无法管理恶意的用户发布内容。


  去年,拉脱维亚问答网站Ask.fm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场骚乱,原因是这个网站的一名用户自杀身亡,而她的父母将其死因部分归结为她曾在Ask.fm网站上遭遇来自匿名用户的欺凌。


  不过,Secret很可能不会成为网络欺凌的第一选择,因为用户没办法直接向另一名用户发送信息,甚至于都无法确切地知道目标对象是否能看到自己发布的内容。尽管如此,多名硅谷人士还是已经在这个网站上成为了被人辱骂的对象,例如社交网络Path及其创始人戴夫·莫林(DaveMorin)就是早期经常受人攻击的目标,科技博客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TechCrunch)、AOL首席执行官蒂姆·阿姆斯特朗(TimArmstrong)和天使投资人舍文?皮舍沃(ShervinPishevar)也都已变成了被辱骂的目标。


  投资人山姆·奥特曼(SamAltman)曾在上周发布了一篇文章,解释他为何已从手机上删掉了Secret应用。“匿名会衍生卑鄙——互联网已一再证实了这一点。”他在文中写道。“到目前为止,匿名的社交网络一直都遵循一种规律:其规模越大,情况就会变得越加糟糕。这跟Facebook或Twitter等服务有所不同,它们是规模越大就会变得越好。”


  Secret的创始人们则认为,如果他们能控制住用户最恶劣的冲动,那么这个社交网络就能生存下去。“任何好的产品都应该给用户带来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能通过这种产品而拥有一种‘超级强权’。”比托说道。“但按照我的定义,如果一种产品不能被用于邪恶的用途,那么也就不会真正地带来‘超级强权’。”


  比托说道,Secret正在积极地删除那些有害内容,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让人们在这种环境下感到安全。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做回自己,但是不能让其他人感到不安全。”


  SXSW大会


  匿名发布内容的风险性并非Secret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唯一挑战。比托和巴德尔说道,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打破硅谷的桎梏。为此,两人将把Secret带到今年的SXSW大会上去,此前Twitter和地理位置社交服务提供商Foursquare都是从这里走向全美受众的。那么,现在两人正在为此而做些什么呢?“那是个秘密。”比托这样说道。


  Secret正致力于开发一些新工具,比托和巴德尔透露这些工具将令用户对自己发布的内容感到更有信心。


  Secret正在开展一个新的风险资本筹资回合。此外,Secret还正致力于允许用户在发布内容时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跟任何Secret的重度用户一样,比托和巴德尔两人每天也都会花几个小时时间来浏览这个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我曾制定过开会时不得携带手机的规定,直到我发明了Secret为止。”比托笑称。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