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创始人林炳生创业的三重境界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1-14 浏览:
从创业开始,我的人生经历了王国维所说的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西风凋碧树”
上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学无术,我学的是航海,但是我后来因缘际会就去跑业务,包括在读书的时候打过工送过货,和食品有不解之缘。
在创业之前,我卖缝纫机,做过房屋中介,也摆过地摊,开过出租车。跟推销缝纫机和销售房子相比,我觉得做食品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食品做出来,如果吃得不安全,它就会变成一个引爆点,所以我战战兢兢的,从一个小店到涉入一个简单的产品——销售低温的豆浆。
到1985年,我自己累积了几十万元的资金,我找了两个伙伴。其中一个伙伴做了两个月后,他就不想做了,他说做这行太辛苦了,看不到未来,不做了。另外一个同事,他说这个比卖缝纫机还辛苦,做了半年,更看不到希望,当时一个月的业绩只有几十万台币,不久他也退出了。
所以我只能找我的弟弟合作,而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食品有专业的,所以我让他也去食品研究所学习了食品专业,之后导入公司里面,并把标准的优良的食品运作起来。而在台湾来讲,永和豆浆还是第一家获得台湾优良食品认证的专业豆浆工厂。我们的豆浆也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取得外销美国市场的资格。
我认为,自我要求非常重要,当政府并没有规范要求下,你能够自己先做一个认证条件,这就是自我肯定的价值。
“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了祖国大陆,在福州吃早餐的时候,我用一块钱喝了一杯豆浆,还有一个包子,还找我三毛钱。我记得那个老板娘边用手抓油条,边用手抓着钞票给我,这个钞票都油腻腻的,放在口袋里面都觉得很污秽。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点——要让大家饮食方便、卫生和清洁,而这种模式在大陆比较少。
之后,我便开始行动,最初我是委托福建的朋友帮代工永和豆浆的产品,做一个试水销售。我把豆浆卖到了成都、武汉、长沙和福建等地方,但每次去收帐的时候,我却都被迫成了酒鬼,我就意识到在没有建设品牌的情形下,你没有办法把很大的资源投入到行销市场。
后来,我就在上海自己开店,用自建的通路和步步为营的策略来发展,到目前永和豆浆已经有了五百多家门店。当然,市面上有很多加盟永和的,而山寨的也比比皆是,数据显示山寨的店面超过一千家。所以,我想永和豆浆在满足这种基础消费需求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区域大联盟的模式,这是结合各地的朋友想加盟合作的需求,跟公司合资,我们叫做三道供应:经道、商道和人道。在这种情形下,你就要加强发展餐饮的工业化、标准化和简单化的模式。
过去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有不同的口味,但是在连锁快速的发展下,为了经济结构的需求,你就必须在中央工厂里做好很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商品,以在门店里面经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顾客享受。西式快餐在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中式快餐却还有一些瓶颈,不过我相信这些瓶颈会在创新的机制下逐渐破解。
在工业化生产领域,有很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供你应用,你可以把大豆里好的因子留下来,不好的去掉。中国的气温,南部温度和北部温度有时候一差就差十几二十度。泡豆泡得不足,豆发育不良,磨出来没有浆;泡过头,已经沉淀,对身体则有伤害。我们就用先进的科技突破了过去的传统,可以用几秒钟的时间完成炮豆,而且营养完全不流失,安全系数也很高。
此外,从2005年开始,我们开拓了快餐连锁之外的一个事业——豆浆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我们已经不能用现磨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在这个阶段中,你要延伸到未来,要走在前沿,而不是等机会来的时候你再去做。
“众里寻他千百度”
想想未来,我谈一下人生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每个人都想在第三个境界里面回头一看,自己今天的成果是丰硕和美满的。
我觉得未来人类的需求主要是养生、健康、绿色和经济,而大豆蛋白在这一块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我们大豆蛋白做的素食产品,不管在东南亚、欧美,素食人口的成长非常可观,而整个中国市场还处于正在萌芽阶段。所以,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做餐饮食品的人可以在这个方向里面多学习,将来有机会创造一个新的品牌。
以餐饮的习性来讲,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微时代”,我们可以用微博和微信做营销。很多人现在手机都有微群,活跃度很高,如果抓住这个重点,也可以满足很多新餐饮的新机会。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