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童之磊的创业路:2个亿100万和3万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1-02 浏览:
“中文在线现在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出版机构之一。全国出版社总共有580家,我们和400多家都有合作,签约比例非常高。”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说,“另外我们有超过2000多名的知名作家,巴金等老一辈作家,中年作家像刘震云、海岩、莫言,以及年轻作家郭敬明等都是我们的数字出版签约作家。”他表示,中文在线旗下的文学网站17k.com,还有超过10万名的网络作家。
“应该讲,在大众出版物这一块,我们今天已经占到国内非常高的比例了。”童之磊说。
覆盖五大人群
2007年,童之磊带着他的项目参加“创新中国DEMOCHINA”,获得了由评委和创业邦评选出的“DEMO之星”。
作为最早获得数字出版资质的企业之一,中文在线通过和出版社密切的合作,如今已拥有十几万册电子书的版权。双方合作最主流的模式是,出版社提供版权,中文在线做发行。“我们的角色相当于新华书店。”童之磊说。但是中文在线发行不仅仅基于网络,还面向各种终端手持设备以及学校的图书馆。
童之磊说,中文在线现在覆盖了五大用户人群:
第一是手机终端用户,中文在线在2010年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共建了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手机阅读平台,覆盖了中国移动超过4亿的用户,上个月整个平台收入超过了2亿;第二是互联网服务,17k.com是中国最大的网络文学阅读和创作网站之一,每天的用户访问量超过100万;第三是基于手持终端的服务,例如与汉王、联想等合作;此外还有教育行业专业市场与有声读物。
“我们提了一个创新理念:全媒体出版,对读者来讲就是全媒体阅读,任何人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方式,看到任何想要阅读的内容。有人喜欢拿手机看,有人觉得电脑的屏幕大、阅读体验好,我们都可以满足。”童之磊说。
和中小学图书馆合作建数字图书馆是中文在线推出的第一项成熟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为了打通这个渠道,童之磊花了很长时间。他在2000年就开始和教育部谈,一直到2003年教育部才正式下文,明确把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概又花了3年时间,才说服各省做试点,慢慢地普及下来。
“教育系统比较复杂,跟企业不一样。比如说像石油,你就跟中石油总部沟通就可以,反正下面都是他的子公司。但是教育是多级体系,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地市教育局,一直到县的教育局,再往下到学校,你都要一一打通。”
对于早期的中文在线来说,曾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改变用户的习惯。尤其是在2003年左右,大家对于数字阅读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为了培育市场,童之磊全国到处跑,给老师和校长普及概念。
“以前的学校、图书馆都买纸质图书。比如一个图书馆,他有10万的图书采购经费,只能买5000本书;如果拿出5万块钱采购电子书,买得比以前还多,价格还便宜。而且从2000年开始,陈至立在当教育部长的时候推了一个‘校校通’工程,就是用5年~10年时间,让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让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所以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已经有这个硬件条件了。”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中文在线已经和3万余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全国总共有近40万所学校,我们还有大量的空间。”童之磊说,“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又推出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们又将会迎来一次大发展。”
而之前400多家出版机构的签约,以及与2000多位知名作家、10万多名网络作家的合作,就是一本本签回来的,也是一个艰巨的工作。
“其实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因为我们做了12年,一家一家去谈,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去联系,建立了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我们给他们结版税,新书出来以后不断地给我们,这是一个很苦的工作。但是反过来讲的话,我觉得其实这恰恰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门槛。”
瞄准电子书包
其实中文在线起步很早,在2000年5月份就成立了,当时25岁的童之磊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总裁。公司成立那天,余秋雨、余华等著名作家悉数到场,白岩松是主持人。但是因为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一直不能盈利,加上互联网泡沫破灭,2001年,童之磊被迫卖掉了公司,在收购方泰德集团担任集团执行总裁。
2004年,一心想发展中文在线的童之磊将自己在泰德的股份折现,又找朋友借了一大笔钱,以管理者回购的形式将中文在线从泰德手中赎了回来。
“当初我愿意被泰德收购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认为泰德是一个大的平台,能够让中文在线快速地成长和发展。但是后来3年的时间,中文在线基本停滞不前。你希望大发展他也不给你钱,但是饿也不让你饿死,我觉得这样会错过很多机遇。”回购的时候,中文在线有20多人,童之磊带领这20多个人全部回来,从头再来。
如今,原来的20多个人已经发展到了500多人。
从2000年开始,中文在线一直都在融资,因为数字出版版权投入很大。这几年,中文在线进行了至少3轮融资,融资额已经有好几个亿了。童之磊说,中文在线近3年的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中文在线下一步重要的方向就是电子书包:通过为学校提供内容和教育平台,让学生在终端上学习,改变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前的教育是单向的,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宣灌内容。而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可以把原来以老师为核心的学习变成以学生为核心,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比如说某个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系统就会让他多做几遍。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童之磊说,中文在线是唯一一家承担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的私营企业。在中文在线公司入口两边的墙上,挂满了各级领导人前来参观考察的照片,以及各种社会知名人士的签名祝福,揭示了中文在线和政府的密切关系。
2010年,教育部和上海市签了部市合作协议,电子书包项目已经在上海试点,这个试点就是中文在线的参与企业之一。试点所涉学校第一期有8所,加上第二期,已经有18所学校参与了项目试点。
“从出版业的角度来讲,教育一定是最大的市场之一,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全世界排名第一大出版集团就是培森集团,其实它的定位就是教育。”童之磊对中文在线的未来很有信心。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