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刘晗创业记:用数据为电影做分析
商业计划书网 2013-12-27 浏览:
“每天除了吃饭和极少时间的睡觉之外,陪伴我的只有数据。”论体重当属“重量级”的80后小伙子刘晗,常常这样形容自己每天的生活。
被称为“数据哥”的刘晗,正致力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瞄准整个电影产业,用数据给电影“把脉算命”,解读其背后的“数据现象”。如今在行业“算”出了名气的刘晗,现在会被人直呼为“算命先生”。
学计算机出身的刘晗,同时爱好物理,平常喜欢琢磨数据,也爱总结规律。2004年,他从英国约克大学本科毕业后,留在了英国从事酒店管理工作,那个时候,他就通过顾客性别年龄比例、入住时间分布、停车场大小类型、果汁类型等因素,来分析提高酒店生意的“秘诀”。
“数据中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奥秘和令人折服的魅力,它的商业价值潜力无穷。”刘晗表示。
2006年,刘晗回国后在一家门户网站工作了四五年,主要从事的工作还是与数据分不开:技术架构的应用设计和分析。“我接触到了很多平台和数据,也深知它们背后的排列和规律。”刘晗说。
刘晗表示,新浪微博中,80%的用户都非常关注明星,在新浪每天“生产”的1亿多条微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明星、艺人、娱乐、影讯之类,“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次偶然的“邂逅”后,刘晗最终选择电影作为数据分析创业的方向。
刘晗一直对上世纪80年代的一部影片《再见七日情》中的一些情节设计十分不解。但一次与该片导演张坚庭的深聊,让他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带有时代痕迹的影片,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发。”刘晗说,自那以后,“我就觉得,如果能为电影、为人们做点事情,太有意义了。”
思考再三后,善于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刘晗着手试图带领自己的团队,凭借研究出的iFilm+数据技术平台,选定电影领域,向属于自己的事业进军。去年6月,刘晗在中关村注册成立新影数讯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影数讯”)。
2012年11月9日,即在《一九四二》全国公开上映的前20天,刘晗发出一条微博,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反响:“各位关心《一九四二》的同学们,其实我也是很爱冯导的,希望票房能6亿。但无奈历史数据显示在Q4后半段贺岁档上映的片子里,历史题材的悲剧往往票房不佳。根据iFilm+后台系统测算,目前的档期和宣传反馈,预估票房3.8亿左右。”
“预估票房仅3.8亿左右”,在众多网友纷纷猜测《一九四二》票房将破7亿的“大潮”中,刘晗遭到“炮轰”,甚至主创团队和华谊兄弟也找到他,质疑他“为什么要和我们作对”。但是,数周后,《一九四二》3.64亿元的最终票房,证明了刘晗用大数据“算”出来的结果的精确性。
精准的票房预测,折服了越来越多人。新影数讯成立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刘晗带领着团队,已经预测了120部影片的最终票房情况,在投资回报的盈亏预测上,从未失误过。
“我们是通过影名、剧本、角色、演员阵容、宣传情况、主题曲等70多个维度和变量,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来综合测评的。”刘晗说,“这些维度和变量还在不断地完善与追加中。”
截至目前,新影数讯已经掌握了两万部电影、六万名艺人、四千位导演的数据资料,并能对微博关注影视娱乐的1.2亿人进行科学的偏好分析。
在这些掌握的大量数据基础之上,刘晗团队开发的iFilm+系统预测一部电影的市场表现等情况,准确率可以高达80%。
去年,新影数讯还参与了《画皮Ⅱ》的新媒体营销项目,最终也证实策划非常成功,效果出奇的好。
“在中国,我们绝对是第一家。”刘晗说。
甚至曾有投资者这样评价:“新影数讯,将对中国电影产业带来颠覆性和革命性的变革。”
如今,新影数讯已在影视界小有名气,与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近20家著名影视公司合作,甚至,他们已经被好莱坞的世界顶尖影视企业“盯上”。
“现在,很多明星主动联系我们,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电话和咨询。”刘晗说。
随着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刘晗也凭借一次次的精彩表现成为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但谈起创业的历程,刘晗摇摇头说:“这一路走来并非容易。”
刚开始时,刘晗的团队只有三四个人,后来增加到七八个,就算到如今,他的团队也不过只有10个人,平均年龄25岁。
“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很枯燥的数据,没有俊男靓女的照片。也没有娱乐,工作剥夺了我们所有的时间。如果不是团队这么坚持和努力,根本就走不到现在。”刘晗说。
没有时间陪家人,也没有时间去恋爱,至今单身的刘晗,就连自己的外公去世时,也没能送上最后一程,如今想起,他依然感到愧疚至极。
和刘晗始终并肩作战的王星星,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对于创业的艰难,他颇有同感。
“能回一趟在云南的老家,那绝对是难得的奢望。”王星星说,“创业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不过,这一切都挺过去了。”
与王星星一样,创业的艰辛给了刘晗更大的信心。尤其是面对中国电影业迅速上升的现实和新影数讯发展的未来,刘晗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美梦成真!”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