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兴趣是创业路上最好的伙伴
商业计划书网 2013-10-23 浏览:
短短十几年间,顺德区三合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已从当年华口的一间小厂摇身一变,成为了天富来工业区占地5000余平米,年销售超过5000万的星光企业。而总结三合成功的原因,创始人刘晖认为不外乎是自身的兴趣加上合适的环境。
成长经历
“我从小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它们运作的原理,家里的一个闹钟就不知道被我拆了多少遍。”三合的总经理、出生于1973年的刘晖,来自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7年本科毕业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后,带着父母给的800块钱来到广东。
说起自己选择广东的原因,这个戴着一副眼镜,身材高大的东北汉子分外坦诚:“毕业时我的太太,当时的女朋友要去珠海工作,我扛着一辆自行车就从山西坐火车过来了。”经由老师的介绍,刘晖的第一个落脚点在中山。他清楚地记得1997年的4月,他花了27天才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中山市农机二厂的机械设计师。
当时农机厂的主营业务是拖拉机,企业很大,有2000多人,但大多是从事基础工作的本地工人。语言不通,又和女朋友分居两地的刘晖几乎把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工作上。虽说本职工作是设计、画图,但刘晖喜欢把晚上的时间留出来工作,白天在工厂的时间则花在了“逛车间”上。“因为对机械制造的流程感兴趣,我那个时候平均每个星期都要把工厂从头到尾走一遍,有时候在铸造车间一呆就是大半天。一两年下来,全厂的人都认识我了。”
勤力肯干,兼备了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刘晖很快得到了农机厂领导的赏识,不到一年就可以上手运作独立的项目了。1998年正是中国制造业爆炸式增长的时代,随之起步的便是国产化的工业设备。“当时国内的制造企业95%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农机厂是最早一批开始尝试研发国产化设备的企业。”对新技术充满好奇的刘晖仿佛找到了新的天地,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工作上,加班成了家常便饭。项目一旦运作起来,三四天都不离开工厂也是常有的事。
时至今日,尽管坐拥三合这家年销售达5000万的星光企业,身体中充满工程师细胞的刘晖说起当时的工作状态仍然感到兴奋:“很专注也很快乐。”在很多人眼里,设计、组装、调试几乎就是机械制造的全部,如何克服乏味和倦怠?刘晖的秘诀是不断的学习:“其实当初选专业时我本来对机械的热情并不高。但我渐渐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如果平时注重观察和积累,真的可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学以致用
在农机厂的工作经历,让刘晖确认了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在———非标设备的设计与生产。所谓的非标设备,指的是非标准化的设备,它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格制造的设备,而是根据自己的用途需要,自行设计制造的设备。
换言之,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使得每一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在别人眼中或许是麻烦和困难,到了刘晖面前,却成为了真正的机遇和挑战。
“我是2001年1月从农机厂出来的,同两个朋友一起在中山注册了‘三合’,专做非标设备。”说起自己辞职的原因,刘晖又一次展现了东北人的真诚:“我那个时候虽然工资已经涨到3000多块了,但是心里琢磨着如果在企业里呆着,两年时间都不一定能开上小车,出去自己干,两年之内还有这个可能性。”
就因为“想开上车”这个质朴的愿望,刘晖正式踏上了他十几年的创业之路。
在中山做了几个“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之后,2004年12月12日,积累了一小笔启动资金的刘晖在朋友的劝说下举家来到了顺德容桂,厂房也搬到了华口新发路。
同冒进型的企业家不同,刘晖骨子里有一种天然的对安定的渴望:“我刚到容桂不久就买了房,如果带着一种过客的心态,就永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刘晖较为保守的这一性格特点也深深地烙印在了三合的发展之路上。“三合目前有80多位员工,其中一个业务员都没有,在行业内靠的就是口碑和实力。”
三合在容桂的头两年可以说是蓄力期,一边靠出售设备积淀资本,同时潜心研发并逐渐确立了自身在马达设备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举个例子,美的旗下有一家合资企业离我们不过一公里,为了跟他们合作,我等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刘晖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独立运作项目的优秀工程师,也积极地寻求与日、韩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潜心的自我修炼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截止到今年10月,三合与美的的合作订单就已达1700万人民币,年内更是有望突破2000万。
“我们做的事其实就是帮企业节省人力,换上三合的设备之后,两个班次至少可以减少240个劳动力。”刘晖判断自动化的趋向今后将会越来越明显:“光是服务珠三角的几家大型企业,我们已经忙不过来了。”
放弃是最大的失败
“我之前设想过,作为前辈,如果要给我们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讲几句,我希望他们更多地去动手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有感于现如今城市里的小孩总是低着头玩手机、平板电脑的场景,刘晖认为童年在农村的成长经历是自己的巨大财富:“我读小学的时候溜冰鞋、捕鸟笼,很多东西都自己动手开始做了。现在的飞机模型,拆下来卡一下就行,实在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而谈及自己的成功经验,刘晖认为除了兴趣之外,更多的还是坚持。
“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除了不够实干之外,也吃不起苦。如果想要做一点事情,切记不要朝三暮四,因为放弃是最大的失败。任何行业,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开拓,总会有机会出来的。”
容桂:公平的创业环境
刘晖的人生哲学里,“安居乐业”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容桂,则为之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与空间。
“这里气候好,空气好,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也很强,非常适合长期居住。”刘晖坦言在容桂创业的这些年里父母时不时会过来住一阵,自己则很少回东北:“回去了反而有点不太习惯。”
与生活相比,容桂在工业环境上呈现出来的开放与公平更让刘晖感到欣喜。“在我的老家,政府部门服务意识还是有些欠缺。而在容桂,政府的服务意识非常强,专业性也很高,一个公务员要为好几十家企业服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而容桂街道时常组织的一些外出学习活动,也为刘晖提供了很多认识了解不同领域的容桂企业家的机会。“虽然我是从事制造业的,但与金融、电商、服务等行业的佼佼者打交道也为我的管理理念带来了很多冲击。”
刘晖的下一步打算,是扎根容桂并将三合的生产实现精准的复制与扩大:“我出身很普通,来到这里能够白手起家,真的要感谢容桂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环境,让有能力有理想的人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