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胜:三次创业缔造“皇城”神话
商业计划书网 2013-06-18 浏览:
个人简介
张家胜,男,57岁,1984年起任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村委主任,1995年起任皇城村党总支书记,2003年起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优秀企业家,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工作实绩
三次创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第一次是农业转工业,发展煤炭产业;第二次是黑色变绿色,发展旅游产业;第三次是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军,先后办起生物制药、新能源电池、蜂蜜酿酒等企业,将一个只有不到1000人的小山村打造成一个拥有总资产21亿元、员工6000余人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现在,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4.5万元。
大胆“折腾”村里请来摄制组
6月14日上午9点刚过,皇城相府正门外的停车场便热闹了起来。挂着各省牌照的大巴客车规整地停入车位,熙攘的人群叫醒了整个村子。每天开园前,景区会在广场上演一小段情景剧。故事讲的正是相府主人陈廷敬??清康熙皇帝的恩师,向康熙皇帝进献由其参与编撰的《康熙字典》的情节。
同样的故事情节,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也有过。虽然陈廷敬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在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原始剧本中,并没有陈廷敬这一人物角色,“向康熙大帝进献《康熙字典》”的桥段是被人“运作”加进来的,而张家胜就是这一切的幕后运作者。
1999年腊月,张家胜得知电视剧《康熙王朝》正在紧张拍摄中。面对正在起步的皇城相府景区,张家胜作了一个大胆的决断:让陈廷敬这个角色走进“康熙王朝”。和剧组谈判后,双方约定以280万元作为赞助费“加戏”,拍摄地点就选在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
张家胜“擅自”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很清楚,最艰难的不是和剧组“谈判”,而是如何说服皇城村人接受用280万元宣传相府。280万元,相当于当时皇城村一年的收入,换句话说,这可是老百姓挖矿种地,从年头忙到年尾,累积到集体的全部财富,“老百姓咋能轻易就想通这辛苦钱被一场闹腾的电视剧折腾个精光!”张家胜回忆着说道。
在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党支部会上,有老党员这样说:“这件事要办对了,你是功臣,但要没办成,你可就是皇城村的罪人!”在背地里,张家胜曾听到过这样的说法:“这是甚的干部,拿着集体的钱冒风险!”更有村民拿着自家脸盆,在村委外“咚咣咚咣”地边骂边敲,意思是说张家胜是要把集体的钱败个精光。“这钱,赚了是集体的,要真赔了,算到我头上!”张家胜向大家作了交代。没等老百姓平静下来,《康熙王朝》剧组就进驻了皇城村。后来随着该剧的热播,陈廷敬的名字被全国人知晓,皇城相府也随之名声大震。
三次创业产业规模不断升级
与如今的车水马龙相比,上世纪90年代的皇城村还是一个依靠煤炭资源勉强度日的小山村。和其他村庄一样,这里山大草木稀,人穷文化低,吃饭靠老天,花钱靠猪鸡。
1995年皇城村委换届,张家胜以村里唯一一名“高学历”的高中生身份参与选举,并以高票当选。在此之前,他曾是村里第一个万元户,靠着一门油漆手艺,骑上了村里第一辆摩托车。在老百姓眼里,张家胜是个能人。
在皇城村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刚上任的张家胜认识到,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利用优势,他萌生了开煤矿的念头。开矿需要启动资金,可此时集体的账上一穷二白,张家胜第一个站出来,把积攒的1万元拿了出来。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村庄,一下子拥有了一个年产30万吨的“大煤矿”,皇城村从此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的第一步,也为皇城村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转型。”张家胜在1998年提出了发展旅游产业,开发老祖先留下的皇城相府,并围绕它逐渐建成了一个集历史人文、自然山水、科技农业、休闲度假、新农村样板于一体的晋城市唯一的国家5A级景区。2012年,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19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旅游火热起来后,张家胜自己的发展理念也变了。“煤炭产业能做强做大,但很难做长做久;旅游产业能做长做久,但一个景区做到一定极限后,却再难做强做大。”当记者问起,在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之时,又着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基于什么样的理念时,张家胜说:“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很多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哪里的高新产业发展得多,发展得快,哪个地方的经济就好。依托“皇城相府”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皇城集团兴建起药业、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厂、客车制造、蜂蜜酿酒等高新技术产业。
如今在皇城村,所有村民的日常开支,基本上由村委会统一发放。子女们的教育,全部由村委会负责。今年65岁的村民郭培刚坐在自家的落地窗阳台前对记者说,“住的是花园式别墅,集体入了养老、医疗保险,吃菜有菜票,吃粮有粮票,月月发超市卡,想吃啥买啥,这日子你们城里也过不上吧!”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