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玫:一个女人的美国财富传奇
商业计划书网 2013-06-14 浏览:
张若玫,祖籍浙江绍兴,自小台湾长大。在台湾交大毕业后,只身到了美利坚合众国,开始了一个中国女性在美利坚的创业传奇。
幸运女孩
“其实,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张若玫说。她一再把自己创造的传奇经历当作一种人生幸运。从公开的资料中了解到:当她在普渡大学寒窗苦读时,她很幸运的得到了校方150美元的奖学金,正是这150美元使得这个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孩不用像其他留学生一样去兼职。或许张的血液里流动着祖先遗传下来的某种勤奋基因,这种良好的习惯使得张很快在普渡大学脱颖而出,而且她的努力再一次得到了校方的肯定,仅仅6个月之后,校方决定将张的奖学金由150美元上涨到250美元,靠这笔奖学金张若玫读完了博士,直至毕业。
走出普渡大学的校门,幸运之神再次光顾了这位来自中国台湾的女孩。
因为成绩优秀,毕业后不久她就接到了贝尔实验室的邀请。作为全球顶尖的实验室之一,张深知“贝尔”的分量,在这里她得到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也许是天生聪颖、也许是天道酬勤,总之,张在这里是如鱼得水,并将这种应用发挥到了极致。一个女性发明家很自然地在这个男性主宰的机构里成为风云人物。
据说,张是走进该实验室的第一位女性电脑研究员。
凭着出色的聪颖与勤奋,张开发出了高稳定度多工传输协议,这项技术对当时的数据传输带来了突破性的革命——它能同时给多个用户传输数据,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凭此,张获得了专利权,梦想的大门终于朝她打开了。
冒险
“人有时要敢于冒险。”张若玫指的是当年她从贝尔实验室里走出来,作为一个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的科学家,放弃在这个领域里所取得的成就与地位,从一个纯粹的科研机构走向市场化公司,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至少在当时是一个冒险。“我的朋友都认为我在玩游戏,但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张若玫来到的是当时在硅谷并不太出名的SUN公司,至于为什么选择SUN公司,张若玫没有说明原因。但是,事实证明张若玫的选择是正确的。她在SUN的同事中有一位后来被称之为JAVA之父的JamesGosling,正是由于有这样一大批优秀人才的加盟,SUN很快在硅谷里有如它的名字——太阳(SUN)一样蒸蒸日上。在这里,张看到了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市场需求后的巨大前景,这种前景让张若玫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价值所在。
张若玫加入SUN两年后的1986年3月,Sun公司成功地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硅谷却每一天每一刻都在上演现代版的芝麻开门的故事。作为一个未来行业的领军人物,张若玫在这里得到了她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次洗礼。张认为这是上苍对她勤奋耕耘的一种馈赠,而且是一种无价的馈赠。
现在的任务是:离开SUN,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
如果说从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毕业来到美利坚,张若玫的选择是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那放弃贝尔实验室的工作来到SUN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冒险了。现在,张若玫又要开始新的赌注,一次更大的赌注。
挫折
在还有一半股权没有拿到手的情况下,这个冒险女人再一次匆忙地踏上了未知的旅途。“有时,人不能把什么都设计好了才上路。”
的确如此,如果开创一种没有任何风险的事业,那么,这种事业一定毫无价值。人生如此,事业亦如此。
时光流转到了1986年,张若玫来到了Teknekron公司——这是她的丈夫以及另外两个朋友在华尔街开创的一家软件公司。公司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华尔街的金融公司提供技术咨询。一直以技术研究见长的张若玫,此刻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她必须独自面向客户,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张在Teknekron公司得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帮助华尔街的目标客户解决信息传递方面的工作。
当时的华尔街大亨们采用的是路透社接入系统,采用的是硬件接入,这就需要人工在信息显示屏前不断地切换各种频道——一种既劳时又费工的工作,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原始工作方式。但是,就是这种“原始方式”却操控着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与贸易。
张若玫决心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这一问题。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系统软件的方式来替代人工切换。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想法,这样做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时间。
当张若玫把这个想法告诉高盛公司时,高盛认为可行,并鼓励张继续进行下去。但最后高盛公司不知何故拒绝了与张合作,至今张也未能明白为何高盛在最后关头拒绝了张若玫的新设想,第一次合作失利对张的打击非常大。“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
但是,张很快就从失利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在与丈夫经过一个无眠之夜后,夫妻二人决定重振旗鼓,共同面对不可知的未来。
第一桶金
“他是一个合格的丈夫,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他既是朋友,也是爱人。”一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女性,一个美利坚民族的后代,这样一对异国情侣,共同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决定了他们不轻言放弃。
出击,此刻成了唯一的出路。
就在张一筹莫展的时候,处在困境中的她认识了富达基金公司(FidelITyMutualFund)的代表。这是一家正处在上升时期的高成长公司,在资金充裕的时候,富达基金手里运作的资金近千亿美元,此刻的富达基金也在为自己的系统交易平台不能适应大规模的资金运作而大伤脑筋。
共同的需求决定了双方历史性的握手。
人生往往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渡口,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是当初高盛拒绝了张,也许今天最多也就是华尔街多了一套很流畅的软件交易平台。而不会有一个美国顶尖的企业家的崛起。
尽管,富达的管理层很认同张若玫的想法,但要真正的采购张的软件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张若玫来说,这是她的第一个客户,也是她迈向成功的第一块基石;对于富达基金来说,它将要用一套前人从未用过的软件来改善自己的工作状况,这对于富达基金来说多少有了一点冒险的成分。但是,美利坚民族就是一个冒险的民族,与张若玫的大胆创新简直一拍即合,大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势。
大约用了6个月的时间,张若玫将人生中的第一个目标客户——富达基金拿下。
这6个月对于张若玫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何种影响或许连她自已当时都没有意识到。尽管第一单所赚得的钱只有50万美元,与日后张若玫所拥有的巨大财富无法相比,但是,这毕竟是张若玫在“投资交易工作站(TraderWorkstation)”掘得的第一桶金。
下一步
有了开始,接下来的路就好走多了。
很快,“投资交易工作站(TraderWorkstation)”成了业界新标准,不仅华尔街大量采用,此后欧洲金融界、工商企业界也趋之若鹜,随后,日本的著名企业也加入了张若玫的客户名单之中。
令张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成功却影响到了另一个机构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那就是路透社。在“投资交易工作站(TraderWorkstation)”问世后的8年之内,许多新生力量开始堀起,“投资交易工作站(TraderWorkstation)”的大量应用直接影响到了路透社的业绩,一度从80%下降到20%。
路透社终于看到了“投资交易工作站”的高效与前景,在几经磋商后,最后决定买下Tekneron,并最终以1.25亿美元成交。
这一年,张若玫不到40岁。
如果张若玫此刻退休,坐拥千万,后半生也会过得有滋有味,但是,她没有这样做。
将Tekneron转让给路透社不久,张若玫与丈夫就决定再开一家新公司了。只是,令张若玫没有想到是,这一次竟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将一个普通女性推到行业领袖的位置上。
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的软件业进入了后“DOS”时代,为商业应用而开发的企业应用软件大行其道,成为一支新的产业力量,并最终推动了商业、金融业的互动发展。EAI等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并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科学技术是没有止境的,软件业尤其如此。
在一个个信息孤岛形成之后,如何将这些信息孤岛联接起来,在各个孤岛之间架起一座座高速公路,实现无障碍地在各个孤岛之间快速奔驰,这种软件必定大受欢迎!
目标已定,下一步就是行动。
未来在中国
正是基于这种富有远见的目标,Vitria(远创科技)应运而出。
在所有IT精英们忙着上市、融资、扩大规模、占领市场时,张若玫却意外地消失了!
“成功往往是在做哪些在别人看起来很不聪明的事情。”张若玫再次退入幕后,埋头苦干了四年,拿出了第一个系统集成产品,这个系统的问世,开创企业应用集成系统的新时代。这一次,敢于吃“螃蟹”的是大名鼎鼎的联邦快递。
“我们挑选客户的原则是求精不求多。”这一规则沿用至今。
联邦快递就有如它的名字,一夜之间,Vitria公司所开发的系统平台由于联邦快递的成功应用,在业内声名鹊起。很快,AT&T、SPRINT、BP、德意志银行等著名公司也加入了张若玫的客户名单之中,业界为之轰动。
1999年,Vitria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当年最著名的IPO公司之一。这一年,张若玫得到了她的荣誉,与思科、亚马逊公司的总裁一起被Fortune杂志授予“著名eCEO”。2000年,张若玫成为Forbes全美400富豪首位入榜的华裔女性;2001年,张若玫被《商业周刊》评为“年度优秀企业家”。
今天,Virtria在全球已经拥有了30多个办公室,公司研发的应用集成产品已成为一流企业的首选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500家大企业采用了Virtria的集成平台。
在大洋彼岸功成名就的张若玫,2003年2月走上了上海交大的讲台,这是张若玫第一次回到内地。一个月后,她再次来到中国。
2004年,一个名称极富民族特色的麒麟远创软件(中国)公司在京成立。“麒麟是中国古代的一只神灵之物,我要借助它将最先进的软件带回中国。”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