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07亿影视基金:收益诱惑不输地产 好标的难求
商业计划书网 2014-04-14 浏览:
上月底,阿里巴巴娱乐宝上线,100元即可成为电影、游戏出品人,预期收益7%。首期7300万元几天销售一空,22万网友参与众筹,大有全民投资电影之势。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影视行业的估值高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玩影视资本的,是这样一群投资人,一边谈论着明星、剧本,一边欢欢喜喜顺便把钱赚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以来为投资影视而设立的基金有25只,规模总计超过307亿,平均单只基金规模约12.28亿。其中,2014年截至目前新成立2只。
没那么简单。资本汹涌而来,不少失望而归,他们都问同一个问题:好项目、好制作团队、好剧本,都去哪儿了?
突然火起来的影视投资
近年来,一批影视公司陆续上市,并购频繁发生,影视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这才形成投资热点。“以前用基金的形式去投影视,真的很少。”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坦言。
在此之前,整个影视行业的资本化程度很低。影视行业的资金来源,一是专业影视公司,属于产业内资金,另外则是社会游资。后者投资影视行业的动机各样,有的只是出于兴趣而非当做生意,有机会主义的成分。
很长一段时间里,资本投资影视行业,多采用对影视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方式,避免单个影视项目票房不给力带来的投资风险。
近年有转变。而这一转变,以华谊兄弟、华策影视、光线传媒等一批影视新贵上市,造就一大批影视富豪为标志。
从这一波IPO热潮开始,资本看到了影视公司上市的前景,逐利的投资基金于是开始关注影视行业。
“影视公司过去十几年都在融资,但承诺往往兑现不了。影视公司描绘出诱人前景,但钱投进去后发现和预期相差很大。”一名影视行业投资人士说。
一些老牌上市公司,如中视传媒、电广传媒等,都没有什么看点。直到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上市之后,影视行业资本化才真正开局。与影视行业的爆发形成对比的是,房地产等开始萎缩,由此,大量资金开始转向文化产业。
影视行业内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觉得很小众,产业化不是很够。”陈延立表示,“过去影视剧拍摄由导演和艺术家主导,预算约束、保险(放心保)机制、成本控制、策划发行等都不完善。而现在,影视行业出现了比较清晰的架构,产业化让影视投资的风险更加可控。”
模式多样,收益未知
影视基金的成立,往往是资本与专业的结合。做金融的团队通常会找一家影视行业资历比较久的团队,共同成立管理。跟上市公司比较少,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有融资途径,不需要以私募方式融资。通常是作为国企、私企的影视公司,这种专业的投资机构合作。
目前影视基金主要分为大而全和小而专两种模式。
大而全模式,由实力雄厚的影视公司和投资机构组成,规模庞大。如弘毅影视投资基金,由弘毅投资与SMG旗下尚世影业共同发起,总规模为30亿,专业投资电视剧、电影和少部分股权投资。
“这个模式是影视公司募集起来的,相当于融资手段。这么大的规模,就要找大的投资方向,包括投资院线、电视剧。它可能是很多方向的投资,比较多元化的组合,很受欢迎。”陈延立评价道。
另一模式,则是以其石基金、曲江影视基金为代表的小而专的影视基金。与专业团队合作,单个影视项目的投资不大,在千万级别,有专业团队协助,以控制风险。其石基金成立于2013年,规模为1亿元,计划投资十部左右的电影。
从收益率看,几个影视基金承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输过地产投资。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结构化投资都为影视基金所采用。如清科凯盛·影视产业投资基金承诺收益率为10%-12%。海润盈峰影视剧基金预期收益率为15%-25%/年。
以曲江影视投资基金为例,其投资的第一个电视剧项目已到了退出阶段。据悉,项目最终收益率还不能确定,但应该在12%以上。曲江影视投资基金向投资人承诺的收益率是10%。
看起来热闹,好项目难找
由于演员成本、拍摄制作成本不断增高,对单个影视公司来说资金压力很大。因此影视行业内部的人愿意跟基金合作。
即便如此,影视基金在影视投资,只占很少一部分。大多数投资还是以影视公司自筹资金或影视行业内的互相合作为主。
“影视投资比较活跃,但没有想象的那么活跃。影视行业天然的特征是善于炒作。看起来很热闹。”陈延立表示。
与过去对影视公司的股权投资相比,现在项目投资多了起来。组一个影视公司比较难,运作一个项目相对灵活。
对投资者来说,合适的项目并不多。一位影视行业分析师表示:“现在文化产业基金非常多,其他渠道的投资也非常多,但市场上的标的不太多。”
陈延立也坦言:“股票涨,很容易形成潮流。潮流过后,很难找到合适的标的。这个行业,比较成熟的都进入了资本运作的阶段,不是在IPO就是在谈并购、借壳。不排除还有机会,但影视行业比较小,投资标的真没那么多。”
寻找好项目就更加困难。以电视剧为例,每年1.5万集的产量,只有8千集能播,有一半播不出去的风险。而电视剧播出去才有收益,播不出去就是0,本金都收不回来。
中国商业计划书网相关研究成果《投资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用于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申请国家政策基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用于企业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高水平的专家资源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华经纵横编制,专家团队均来自国家发展研究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中博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2. 我们具有撰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丰富经验
截至2017年2月我们已经累及完成了近5000多个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立项书及商业计划书的编写工作。主要分布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行业、环保、食品、农、林业行业、轻工行业、航空、交通运输行业、医药、医疗行业以及房地产、工业园区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
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我们可以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项目技术路线做出精准研判,为您的项目投资提供最为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本站关键词:商业计划书|商业企划书|商业策划书|网站商业计划书|项目商业计划书|项目计划书|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策划书|创业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创业策划书|创业企划书|融资计划书
客服热线:400-605-6886 13671328849(24小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邮编:100029
商业计划书咨询©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680号 京ICP备05083300号-1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